(通訊員:孫麗明 唐文雙 向凱)“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2025年7月4日,邵陽學院"藝心"志愿者服務團走進邵陽縣五峰鋪鎮新田村開展美育支教之旅。村委與志愿者攜手開設“藍印畫布”體驗課堂,課堂吸引了當地村民與村小學子踴躍參與,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沉浸于這項古老而瑰麗的傳統工藝魅力之中。

(圖為課程主教給小朋友講授制作)
主教老師向凱向小朋友們講述藍印花布制作技藝流程,講解藍印花布黃豆灰粉調配比例,強調刮漿注意事項。
課堂上,向凱老師系統講解了傳統藍印花布的制作流程,引領小朋友們走進這項古老工藝的世界。他特別著重介紹了藍印花布制作中的核心環節——刮漿防染工藝,詳細解析了關鍵材料“黃豆灰粉”的精確調配比例。同時,向老師還反復強調了刮漿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和操作注意事項,確保孩子們在實踐環節能更準確、更順利地體驗這項傳統技藝制作。
孩子們稚嫩的小手緊握木柄刮刀,將黃豆灰漿料均勻刮過刻花紙版。一堂別開生面的非遺體驗課讓10余名兒童化身“小小傳承人”,在靛藍浸染間觸摸千年工藝的脈動。

(圖為志愿者協助刮漿制作)
課程尾聲,孩子們將親手刮制的泥漿方巾舉向陽光。7歲的陳軒驕傲地展示作品:“我要把這只藍印花小象送給媽媽!”室內的晾曬區,一塊塊成品擺放在展架上——那蘊藏著手工溫度、無法被機器取代的文化密碼,已悄然注入新一代的心田。
邵陽學院“藝心”團隊以染缸為硯、村野為卷,書寫著非遺活態傳承的新篇章。此次藍印花布課程不僅是一次技藝傳授,更是一場深植鄉土的文化播種。邵陽學院“藝心”志愿者服務團以青年之力守護非遺薪火,讓新田村的屋檐下,飄蕩起跨越千年的藍草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