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作為“兩山”理念的誕生地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桿縣,坐擁廣袤無垠的竹海,聞名遐邇的白茶產業和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不僅摘得全國首個生態縣的桂冠,還榮獲了聯合國人居獎,成功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值此 “兩山” 理論提出 20 周年之際,6 月 20 日,浙江財經大學 “以竹代塑,安也吉兮” 實踐團走進了湖州市安吉縣,開啟了一場旨在調研當地 “千萬工程”與“兩山”理論領導下綠色發展實踐的深度之旅,力求挖掘出美麗鄉村背后生態與共富協同發展的寶貴經驗。

踏訪余村:“兩山”筑就最美鄉村
20 世紀 90 年代,余村靠炸山開礦、燒制石灰、生產水泥發展 “石頭” 經濟,一躍成為 “安吉首富村”。但過度開發致使村莊塵土蔽日、山林灰暗,生態惡化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尖銳,余村面臨轉型抉擇。2005 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考察余村,首次提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理念,宛如一盞明燈,為迷茫中的余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自此,余村毅然踏上了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的漫漫征途。
如今的余村,宛如一幅青翠的山水畫卷。昔日的石灰巖礦山重披蔥郁新裝,關停的水泥廠舊址變身五彩田園。實踐團走在村莊的小徑上,只見流轉土地上,油菜花田金浪翻涌,荷花藕塘綠意搖曳。依托生態資源,當地打造出集觀光垂釣、河道漂流、戶外拓展、果蔬采摘等業態于一體的休閑旅游產業鏈,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來,讓這座曾經的工業村成功轉型為備受矚目的生態旅游勝地,實現了從 “靠山吃山” 到 “養山富山” 的華麗轉身。


大竹園村:文化鑄魂鄉村振興
近年來,大竹園村堅守“文化 + 鄉村”的發展道路,通過引入新穎文化業態、舉辦夏涼用品博覽會和以竹代塑創新大會、開展院校研學合作等多元舉措,推動“農文旅”融合,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實踐團走進大竹園村,那別具一格的以竹代塑展示中心便映入眼簾。在這里,一件件竹制家具、桌椅以及竹制食品包裝,無不展示出竹鄉人民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獨運匠心。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生活用品,更像是承載著生態理念的藝術品,無聲地訴說著竹鄉人對大自然的珍視與尊重。
移步至泥塑藝術館,館內陳列的一件件泥塑工藝品栩栩如生,仿佛將時光拉回到了往昔的農耕歲月,生動地還原了農忙時節人們辛勤勞作的身影,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切感受到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而那小小的村咖,更是別有韻味。裝潢盡顯鄉村風情,樸素之中又不失格調,與窗外那阡陌縱橫、綠意盎然的農田相得益彰,仿佛二者本就是一幅渾然天成的田園畫卷,吸引著來往的旅客小坐。這一切,皆是大竹園村依據“稻田蔬香、悠然人居”的主題精心建設美麗鄉村的生動寫照,展現出鄉村獨有的人文自然之美。

五村聯營:溪南與潴口溪的共富路
實踐團深入溪南與潴口溪,聚焦鄉村發展新貌展開深度調研。曾經的養豬場改成了景致宜人的睡蓮博覽園;百余畝水塘經過清淤改造變為濕地公園;鴨棚變成了鴨蛋餐廳……這些嶄新的村容村貌,成為鄉村生態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
與此同時,環繞村莊的南溪也被巧妙開發利用起來。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地設立了諸如滑翔傘、漂流等備受游客青睞的體驗項目,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與村書記的座談中,實踐團了解到,當地通過積極探索“五村聯營”合作共贏和 “生態農業 + 科普研學 + 鄉村休閑” 的協同發展模式,成功打通了從 “生態美” 到 “經濟美” 的轉化通道,也讓“五村聯營”帶動共同富裕,探索出了一條互助鄉村振興路,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座談交流:領悟 “安吉經驗”精髓

為進一步了解生態共富的安吉經驗,實踐團成員懷揣著求知與探索的熱忱,來到了安吉縣財政局與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展開座談交流。他們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安吉縣在鄉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優化以及產業人才培育等方面所開展的工作,并結合公共綠色項目、青年培訓等生動鮮活的案例,將安吉縣在發展過程中的成效直觀地呈現于眾人眼前。他們還著重分享了竹產品推廣的實踐經驗,從人頭攢動的農貿市場,到建材領域,從琳瑯滿目的商超專柜,再到外賣包裝,竹產業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豐富,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同時,還向實踐團點出了目前安吉企業格局“小而散”、環保提高生產成本和缺乏消費者認知度的發展困境。對此,當地正通過建設產業園區集聚發展、加大研發補貼力度等舉措積極應對。
此外,面對實踐團成員提出的對產業發展、新產品及規模,以及竹制品企業的發展情況等一系列關切問題,他們都一一耐心解答。值得關注的是,安吉縣個有關部門都鼓勵大學生來安吉創業,讓青年創業者為安吉的綠色發展增添活力,確保其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安吉的每一處實踐都宛如一本本鮮活的教科書,讓綠水青山成為人民幸福的靠山,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鮮活的范例。浙財學子在綠色之行中深刻領略了安吉在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協同共進中的智慧與擔當,他們將帶著從安吉汲取的寶貴經驗,回到校園,繼續在理論與實踐的沃土里深耕細作,立志為推動更多地區實現生態共富貢獻出自己的智慧與力量,讓 “兩山” 理念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綻放出絢麗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