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踐行使命,實踐點亮信仰——大學生紅色教育實踐活動紀實
一、溯源:奔赴紅色現場,觸摸歷史溫度
踏入革命紀念館,陳列的舊物件、斑駁的史料,瞬間將時光拉回烽火歲月。在陳列著先烈家書的展柜前,實踐團成員小陳駐足良久:“‘為國家、為民族,雖死無憾’,短短數語,寫滿信仰的重量。” 走進烈士陵園,蒼松翠柏間,墓碑上的名字沉默卻有力量,成員們敬獻花籃,聆聽講解,讓紅色歷史的溫度,透過視覺與聽覺,深深烙進青春心底,開啟這場尋根溯源的實踐之旅。
二、踐行:多維實踐行動,傳承紅色基因
(一)紅色宣講:讓故事“活”在當下
實踐團化身“紅色宣講員”,走進社區、學校。成員小李負責整理革命故事,從“半條棉被”的溫暖,到“飛奪瀘定橋”的英勇,把歷史細節轉化為生動講述。在社區活動室,面對老人與孩童,他用通俗語言重現革命場景:“當年紅軍戰士把僅有的半條棉被分給老鄉,這份魚水情,就是咱們黨為人民的初心見證。” 互動問答里,孩子們睜大眼睛追問,老人紅著眼眶回憶,紅色故事在代際傳遞中,續寫新的感動。
(二)舊址守護:以行動延續記憶
革命舊址的維護與講解,成為實踐重要一環。成員們跟著文物保護人員學習修繕知識,清理舊址庭院的雜草,擦拭陳列展品。在[著名革命舊址],成員小王承擔起志愿講解工作,面對游客,他熟練又深情:“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藏著革命先輩戰斗的痕跡,守護舊址,就是守護咱們的精神根脈。” 從被動聆聽歷史,到主動守護記憶,青春力量為紅色舊址注入新活力。
三、成長:紅色精神鑄魂,青春誓言鏗鏘
實踐返程,成員們的筆記本里夾著宣講稿、舊址落葉,更裝著沉甸甸的紅色信仰。成員小陳在實踐總結里寫道:“以前覺得紅色精神是課本里的宏大敘事,現在明白,它是先烈的熱血、老兵的堅守,是我們要傳承踐行的日常。” 這場實踐,讓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成員們許下誓言:將以青春之我,傳紅色之火,讓信仰之光,照亮逐夢征途。
青春紅色實踐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大學生們以實踐為橋,連接歷史與當下,讓紅色精神在傳承中煥發新彩。期待更多青春力量奔赴紅色現場,用行動續寫紅色故事,讓信仰的火種,在新時代越燃越旺,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漫漫征途 。
作者:張海華 來源:實踐活動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粽香情濃,共敘團結
- 端午將至,粽葉飄香。在這個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節日里,泰州學院劉騰達前往泰州海陵九龍鎮進行宣講。此次宣講,不僅是對中華民族
-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