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大學“黨理潮鳴”青春實踐團圓滿完成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以“學習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理論實踐結合的方式,深入社區、鄉村、網絡平臺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累計服務群眾超3000人次,相關成果獲媒體報道,社會反響熱烈。
實踐團針對不同群體特點,構建“分眾化宣講+立體化傳播”模式。在線下,團隊走進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沙坪壩區豐文街道等5個社區,舉辦12場主題宣講會,通過PPT演示、情景劇表演、政策問答等互動形式,將二十大報告中“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等理論熱點轉化為“社區養老政策”“鄉村振興故事”等群眾關切的話題。在線上,團隊錄制20余期“二十大關鍵詞微課堂”短視頻,以動畫、方言配音、青年說理等創意形式發布于抖音、B站等平臺,總播放量突破2.2萬次,單條最高點贊量達1500次。
為擴大理論傳播覆蓋面,團隊還推出“云端+”系列活動:每周二、四晚開設“黨理夜話”線上講座,邀請重慶市委黨校教師、基層黨員干部連線分享,吸引超2000人次觀看;發起“青春告白二十大”創意短視頻挑戰賽,征集方言快板、情景短劇、手繪動畫等作品60余部。
“宣講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解決群眾‘想聽什么、能聽懂什么’的問題。”實踐團負責人表示。團隊在前期調研中發現,老年群體更關注醫療、養老政策,青年群體對科技創新、就業創業話題興趣濃厚。為此,團隊定制差異化內容:面向社區老人發放圖文手冊,結合“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社區食堂建設”等案例解讀民生政策;為青年群體設計“元宇宙里的二十大”“AI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等前沿專題,并引入重慶本地“智慧城市”“空天信息實驗室”等實踐案例,激發共鳴。
在沙坪壩區豐文街道宣講現場,72歲的王奶奶感慨:“原來‘共同富裕’不只是國家大事,還連著咱們社區的養老服務!”而在“黨理潮鳴”抖音賬號評論區,網友“山城青年小陳”留言:“用科幻電影解釋‘科技自立自強’,這樣的黨課我能刷一整天!”
實踐團的活動不僅得到群眾認可,更獲得基層單位高度評價。謝家灣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建軍表示:“大學生們用‘青春視角’解讀理論,為社區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團隊撰寫的2萬字實踐報告、提煉的“理論宣講四步工作法”(調研定需—分眾設計—雙線傳播—閉環反饋)被相關社區列為優秀案例,并向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宣傳。
活動期間,團隊累計發放宣傳手冊800余份,收集群眾反饋問卷320份,整理出“政策落地典型案例”“理論傳播難點分析”等4類報告,相關內容已提交至重慶市社科聯作研究參考。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理論宣講不僅是‘傳播’,更是‘共學’。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理論+技術’‘宣講+服務’的新路徑,讓黨的創新理論‘聲’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