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健康中國2030”宏偉藍圖正穩步鋪展,健康科普作為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重要抓手,日益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強勁引擎。為響應國家號召,提升基層群眾健康意識,西安交通大學宗濂書院新醫青工作室——“醫路生花·聲動人心”實踐團隊,在2025年2月14日走進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鎮闊尼克買村,開展了一場主題為“癌字三張口—消化道腫瘤防治”的科普宣講活動。此次活動以普及健康知識、提升村民健康素養為核心,同時肩負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與推動鄉村振興的多重使命,吸引了村民們積極參與,現場氣氛熱烈,反響良好。
破除腫瘤誤區,樹立科學防癌意識。宣講伊始,實踐團隊隊員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們講解了消化道腫瘤的常見誤區。她澄清了“腫瘤等于絕癥”“腫瘤會傳染”等錯誤觀念,強調腫瘤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篩查和干預至關重要。實踐隊員結合真實案例,生動地講述了早期發現腫瘤的重要性,并鼓勵村民們定期進行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此外,她還介紹了腫瘤的高危因素,如不良飲食習慣、吸煙酗酒等,呼吁村民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這一環節,村民們對腫瘤有了更科學的認識,消除了對疾病的恐懼心理。
聚焦常見消化道腫瘤,講述實用預防措施。隨后,團隊成員分別就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等常見消化道腫瘤的發病原因、早期癥狀及預防措施進行了詳細講解。實踐隊員指出,新疆地區由于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消化道腫瘤發病率較高,因此預防尤為重要。團隊成員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了“少吃腌制食品、少鹽少油、少飲磚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等切實可行的建議,并現場講述了如何進行簡單的自我檢查,如觀察排便習慣變化、注意體重異常下降等。村民們紛紛表示,這些知識貼近生活,對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關注幽門螺旋桿菌,守護胃部健康。針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一胃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團隊成員進行了重點科普。實踐隊員詳細介紹了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途徑、感染癥狀及治療方法,并強調早期檢測和治療的重要性。團隊成員還特別提醒村民們注意飲食衛生,提倡分餐制,避免共用餐具,以減少感染風險。此外,團隊成員還介紹了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的簡便方法,鼓勵有相關癥狀的村民及時就醫。通過這一環節,村民們對幽門螺旋桿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紛紛表示將更加注重飲食衛生,保護胃部健康。
倡導健康膳食,從“腸”計議。最后,團隊成員向村民們普及了健康膳食知識,強調了均衡飲食對預防消化道腫瘤的重要性。他們指出,高鹽、高脂、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是消化道腫瘤的重要誘因,建議村民們多吃新鮮蔬果、全谷物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腌制、燒烤類食品的攝入。團隊成員還結合當地飲食習慣,提出了具體的膳食改進建議,如用蒸煮代替油炸、用天然香料替代高鹽調味等。現場還發放了健康膳食指南,幫助村民們更好地規劃日常飲食。村民們紛紛表示,這些建議實用且易于操作,將努力調整飲食結構,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情暖邊疆,醫路同行。此次宣講活動得到了闊尼克買村村委會和村民們的大力支持。村民們表示,通過此次宣講,他們對消化道腫瘤有了更科學的認識,也掌握了更多實用的預防知識。西安交通大學“醫路生花·聲動人心”實踐團隊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健康中國”戰略,為提升邊疆地區群眾健康素養、促進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