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4時30分,醫廢煥能調研團成員張祖悅前往山東省濱州市北海經濟開發區馬山子鎮中心衛生院,就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棄物處理狀況及數字化治理平臺應用影響,對該院醫廢處理人員張英晨展開訪談。
抵達醫院二樓防疫工作站后,張祖悅向張英晨說明來意與訪談流程,并將提前打印好的訪談提綱交給她,以便其熟悉內容、做好準備。正式訪談前,雙方進行模擬,針對回答內容深入交流、完善。正式訪談時,張祖悅開啟手機錄音,確保內容完整記錄。
張英晨介紹,衛生院每月醫療廢棄輸液袋、輸液瓶產生量約50千克,疫情期間大幅增長,為此提高了回收頻次;且秋冬季醫廢產生量明顯高于春夏。該衛生院作為基層鄉鎮級醫療機構,嚴格落實國家醫療廢棄物回收標準與流程,和濱州市專業醫廢回收企業長期合作,每季度開展內部成員技能培訓,通過每月院感巡視評估,至今無違規處理事件。談及數字化治理,張英晨表示,基層醫療機構物質條件不足,實行數字化治理后職員培訓也是難題,鄉鎮醫院及其管轄的村級衛生室多年沿用傳統回收方式,暫無醫廢處理技術創新規劃。
訪談結束,張英晨對調研團工作表示認可,肯定其研究方向,期待數字化治理平臺未來為基層醫廢處理工作帶來便利。
此次訪談使調研團成員對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棄物處理狀況有了初步認識,明確建設數字化治理平臺與基層技術條件落后的矛盾,為后續團隊實踐提供重要參考。
撰稿人:醫廢煥能調研團張祖悅
調研時間:1月23日4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