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銀發劇潮守正繪夢” 調研團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有幸邀請到微短劇《我的家鄉》導演與各位主演,對老年人觀看微短劇的看法進行一系列的采訪。
在《我的家鄉》中飾演安妮媽的朱霞老師,講述了自己投身傳媒行業的曲折經歷。從高管變成二胎全職寶媽后,陷入了自我價值認同感缺失的迷茫之中。,微短劇的出現,成為她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初次涉足微短劇拍攝時,朱霞老師滿心緊張,巨大的壓力讓她一度萌生放棄電影拍攝的想法。但朱霞老師并未就此退縮,在反復練習與精心打磨表演細節的過程中 ,她逐漸發現了微短劇的獨特魅力。隨著不斷深入參與拍攝,她越來越享受其中,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回了自信,重塑了自我。微短劇不僅成為她展現才華的舞臺,更幫助她開啟了人生全新的篇章。

老年演員孫祥科就微短劇價值觀引導和創作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面向老年人群體的微短劇應更加真實、接地氣。現在微短劇的創作者更多是年輕人,可能和他們之間存在代溝,沒有經歷過他們年代生活的艱辛,無法感同身受。如果要吸引老年人觀看,劇作應該更貼近生活、貼近人民和老百姓,包含更多能使他們能產生共鳴的內容。

對于微短劇誘導老年人充值問題,青年男演員李春廷提出解決方法,從視頻平臺來說,應加強對與微短劇的審核,避免廣告跳轉鏈接導致老年人受騙。從國家政府方面,應鼓勵制作更多有教育意義和防騙意識的內容,引導老年人正確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

青年演員高亞楠畢業于播音專業,在微短劇里飾演安妮。她在采訪中,不僅分享了參與家鄉微短劇拍攝的經歷,以及對角色的深刻理解,還談及母親觀看微短劇時的充值經歷。她指出,老年人愛看微短劇,大多是由于情感上的需求未得到滿足。因此,,她呼吁子女要多花時間陪伴家人,關注長輩的精神世界,而非簡單地禁止長輩觀看微短劇;同時,她提醒中老年觀眾,觀看時切勿沉迷其中,一定要提高防詐騙意識。

導演薄開飛與我們深入交流了制作短劇和微電影的諸多關鍵環節,涵蓋從拍攝前期的設備挑選、演員選拔、劇本創作,到拍攝中的技巧運用,再到后期的聲音處理以及作品上線后的觀眾互動等。他著重指出,當下微短劇發展的關鍵在于緊密響應國家政策,契合年輕人青睞的微短劇觀賞模式。目前,他正在致力于利用微短劇講述年輕人回鄉創業的故事,并且巧妙地融入當地文旅特色,期望以此實現更佳的宣傳推廣效果。

《我的家鄉》之秀美張莊微電影斬獲故事片“入圍作品獎”,成為濟寧市在第十七屆(中國)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中的唯一獲獎影片。通過這場與創作者們的深入交流,調研團隊對微短劇的價值內涵以及制作要點都有了全新的認識與感悟。

(通訊員:李昊璞 張博媛 孫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