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熱點,且隨著人工智能的沖擊和高等教育人才數量的增多,“就業難”問題造成諸多困擾,就業市場面臨巨大挑戰。而城市化加快發展的同時也對就業人才提出需求,不同的城市吸引人才的就業政策各不相同,這對大學生的就業選擇產生影響。山東省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的重要省份,其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才流動情況在全國具有代表性。本文選取濟南、青島、煙臺、濟寧、日照五市作為山東省內各具特色的城市,就其就業市場、產業結構、文化氛圍和生活成本等因素對大學生就業選擇分析產生的吸引力度。因此,在z世代背景下研究00后大學生就業去留與城市人才吸引力之間的關聯性,對于指導大學生就業、緩和就業市場供需難題以及推動城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才資源是國家發展的需要。高校畢業生是就業較大群體之一,其就業狀況關系著區域人才資源的配置和分布格局,對區域社會經濟的運行發展至關重要。同時,在Z世代(Z世代是一個網絡流行語,也指新時代人群。Z世代,也稱為“網生代”“互聯網世代”“二次元世代”“數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們一出生就與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受數字信息技術、即時通信設備、智能手機產品等影響比較大。)背景下,高校畢業生面臨“就業難”等問題,呈現就業區域流向不均衡等現象。“就業難”、“就業分布不均”問題亟待解決。就業乃民生之本,是維系民心穩定、社會和諧的關鍵所在。鑒于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1158萬人的歷史新高,做好高校畢業生及青年群體的就業工作已成為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就業狀況持續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在此背景下,各城市如何精準定位自身優勢,有效吸引并集聚人才,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城市人才吸引力是指一個城市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能力,這通常涉及到城市的經濟活力、就業機會、生活環境、文化氛圍、教育資源、醫療條件以及政府政策等多個方面。),進而推動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成為社會共識。
此次調研以山東省內的“00后”大學生(指出生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山東省內所有在讀的不包括休學、輟學的專科和本科生)為調查總體,由于城市發展水平的不同,各城市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可能大有不同,我們從山東省城市中選出五個發展層次各不同的五個典型城市:濟南、青島、煙臺、濟寧、日照,抽取其城市中的“00后”大學生(有專科生,本科生之分)作為樣本。同時制作線上線下調查問卷,采用非概率抽樣的方式進行調查。通過此次調研研究,分析大學生就業愿景與現實城市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分析城市優惠政策和人才引進政策對于大學生就業的吸引力。同時激勵在校學生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我修養,提高文化素養,扎實掌握專業能力,成為高素質人才,爭取在以后的就業環境中,與城市發展需求做到“雙向奔赴”。
調查結果分析:城市人文關懷,城市就業率和失業率,城市宜居水平,城市生活水平,專業對口和市場需求等五個城市吸引力維度對于大學生就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五個維度共同構成了城市吸引力的核心要素。由此可以推出,當一個城市在這些維度上表現突出時,其對00后大學生的就業吸引力將顯著增強。當城市人才吸引力越強時,對于00后大學生的就業吸引力越大。
隨著00后大學生逐漸成為就業市場的主體,他們對于就業城市的選擇將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不同城市的就業環境存在差異,大學生就業與城市就業環境密切相關。近年來,各地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優化就業環境,吸引大學生留在本地就業。國家層面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政府,提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享受創業培訓、資金支持、稅收優惠等優惠政策,例如銀川市的“十萬大學生留銀川”的計劃。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大學生留在大學城市就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國家和社會齊發力,助力“就業難”問題的有效緩解,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未來,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大學生留在大學城市就業的選擇會更加堅定。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各地應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就業環境,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教育部門應迅速著手研究和制定長期的大學生人才培養戰略,包括整體規模、層次、體制和機制等長期的發展目標。引導大學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人力資本投資效率的方向發展。就業是民生之本,職業選擇、就業、工作是目前高校大學生所面臨的十分現實且亟須解決的難題。正確解決高校大學生擇業就業面臨的現實問題既有助于應對時代社會發展的挑戰,同時也是社會經濟良性發展的內在要求。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我們要持續關注人才問題,不斷優化就業環境,讓勞動者在自己的適合的崗位上盡職盡責,讓每個城市都建立促進發展的人才基地,讓每個奮斗者都找到屬于自己的報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