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安徽7月14日電(通訊員 邵宇樂)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更為了在新時代的征途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堅定心中對黨的赤誠之心,安徽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紅色文化實踐團,于2025年1月24日來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的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對這一段刻骨銘心的紅色歷史進行追尋學習,同時通過交流去更深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堅定自己將為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貢獻自己的力量的人生目標。
烈士陵園坐落于淮南市鳳臺縣,是一處承載了深厚歷史與革命先烈英靈所在的革命圣地。安徽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紅色文化實踐團的實踐隊員在參加完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的實踐活動后,他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深深震撼著。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身體上的行走,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和歷史的追溯。
踏入陵園的那一刻,莊嚴肅穆的氛圍撲面而來。那一排排整齊的墓碑,宛如沉默的歷史見證者,靜靜地矗立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座都承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高聳的烈士紀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蒼勁有力,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讓人不禁肅然起敬。實踐隊員們駐足凝視,心中涌起無限的崇敬之情,仿佛看到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先烈們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義無反顧地投身于戰斗之中,他們的身影在槍林彈雨中穿梭,他們的吶喊聲震天響,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英雄贊歌!
(圖為革命英雄紀念碑 通訊員 廉玉榮 攝) 在烈士墓區,實踐隊員們輕輕地走過每一塊墓碑,仔細閱讀著上面的碑文,了解他們的生平事跡。他們中有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殺敵的戰士,有在解放戰爭中沖鋒陷陣的英雄,還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了人民利益而獻身的楷模。他們的年齡不同,籍貫不同,但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奮斗終身。這些烈士們來自五湖四海,卻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匯聚于此,他們將青春和熱血灑在了這片土地上,用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站在他們的墓前,實踐隊員們心中充滿了沉重和敬意,并立志在當今這個和平年代要像他們那樣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不斷敬仰他們對信仰的執著追求,以及為了實現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高尚品質。
( 圖為實踐隊員瞻仰鳳臺縣烈士名錄 通訊員 王博朝 攝) 隨后,實踐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烈士陵園的革命英烈墓志、革命歷史展館等設施。館內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歷史遺物,那些泛黃的照片、破舊的衣物、生銹的武器,無不訴說著過去的艱苦歲月。透過這些實物,實踐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時代。看到了先烈們在簡陋的條件下,依然堅定地為理想而奮斗;感受到了他們在面對敵人的殘酷迫害時,毫不退縮的大無畏精神。其中有一位烈士的事跡讓實踐隊員們印象尤為深刻,他在戰斗中身負重傷,但仍然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堅持與敵人抗爭,最終壯烈犧牲。他的英勇事跡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堅韌和不屈,也讓實踐隊員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不僅如此,實踐隊員們還看到了江澤民主席的題言,他說:“革命先烈,永垂青史。”使實踐隊員們深深體會到了國家領導人對革命先烈的敬仰與掛念,心中不免感到一陣溫暖,也回答了到底誰才是中國最可愛的人,就是我們英勇無畏的中國革命先烈們。
(圖為實踐隊員觀看江澤民主席題言 通訊員 邵宇樂 攝) 離開陵園時,實踐隊員們的心情依舊沉重而復雜。這次實踐活動讓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了歷史的厚重和生命的脆弱,也讓實踐隊員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但這一切都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傳承和弘揚先烈們的精神,讓紅色基因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不息。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牢記歷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的祖國必將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明天也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