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記錄:普法調研進鄉村,護航鄉村振興路
【廣西師范大學3月1日訊】(通訊員:李彥霖) 法治建設的根基在鄉村,加強鄉村法治宣傳教育,以法治保障鄉村有效治理,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固本良策。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落實好法治鄉村建設這項基礎性工作,廣西師范大學“e趣普法”團隊于2024年1月15日-1月20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開展了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及調研活動,活動期間,通過線上線下形式讓村民填寫調查問卷,在普法的同時調研南寧市江南區青少年兒童及其監護人高度關心的相關法律問題情況。
村干部肩負著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首要責任,團隊成員去往村委會發放法律宣傳手冊,就村里的實際情況,與村干部們重點探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于婚姻家庭和民間借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青少年校園欺凌和防拐騙、《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加強家庭教育等相關法律規定,向村干部宣傳鄉村青少年兒童掌握普法知識的重要性,鼓勵村干部向本村青少年兒童宣傳好法律法規。
團隊成員以南寧市江南區青少年兒童及父母為對象,于街道深入開展鄉村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培養村民的法治意識,增強村民的法治獲得感。立足于實際情況,結合民俗文化,團隊成員為南寧市江南區法治宣傳教育制定了個性化的調查問卷,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對參與調研的青少年兒童的法律意識、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形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擾是什么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對青少年兒童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校園欺凌問題、網絡安全問題、溺水問題、普法形式問題等進行了宣傳。團隊成員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和生動形象的案例向村民們解釋調查問卷的調研內容,重點引導村民深入思考青少年兒童在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鄉村青少年兒童了解法律的途徑等問題。在調研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孩子對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有什么危害、遇到校園欺凌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么、自己在遭遇校園欺凌時應該如何自我保護感到疑惑,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校園欺凌。
“同學在沒有經過我的同意經常拿走了我的筆,說我家窮,讀書用不著筆,這算校園欺凌嗎?”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向團隊成員提出疑問。“e趣普法”團隊成員結合孩子的年齡及心理特征,向小男孩解釋:“校園欺凌可以理解為自己被欺負了,同學沒有經過同意就經常拿走了自己的筆,還笑話自己家里窮,那自己是不是會覺得心里不舒服、不開心呢?其實,這就是自己被同學欺負了的情況,也意味著自己正在經歷著校園欺凌。”團隊成員繼續通過典型案例向小男孩介紹了校園欺凌通常包括肢體沖突、言語欺凌、關系欺凌、反擊型欺凌、網絡欺凌等幾種類型,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一步步引導小男孩思考解決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最終,在“e趣普法”團隊成員的見證下,小男孩鼓起勇氣,向家長反映了自己在學校被校園欺凌的具體情況,該男孩的家長也表示,自己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缺少關注,日后定會加強家庭教育,了解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細心呵護孩子的成長。
本次“e趣普法”團隊開展的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及調研活動,得到了村委會和村民的一致認可,大家紛紛表示,本次調研內容十分貼近日常生活,對培養法治意識很有幫助。鄉村法治宣傳教育任重道遠,想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營造良好的鄉村法治環境,就必須扎根于鄉村沃土,回到人民群眾當中去。未來,“e趣普法”團隊將繼續腳踏實地普法入戶,使鄉村接受到法律沁潤,為鄉村法治振興之路保駕護航,擘畫出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安全教育進校園、交通強國立心間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弘揚志愿服務精神,1月26日下午社區志愿者馬延順在山東省冠縣朱霍三里社區的協調下,與武訓實驗
- 03-02
- 保以惠民心·醫保知識進社區
- 為回應現實需求,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升民眾醫保認知,進一步推動醫保政策在社區精準落地,助力構建多層次醫
-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