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黃河流域近20年的生態變化遙感調查評估發現,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度顯著增加,“綠線”向西移動約300公里。但多年來累積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容忽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依然脆弱。為了了解黃河流域的現狀,推進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我們青島農業大學“保衛黃河”實踐服務團來到黃河(平陰段)岸邊進行了實地調研活動。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猶如一條金色的巨龍,穿越在華夏大地的山脈與平原之間,以其雄渾的氣勢和無盡的力量,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團隊觀察并記錄了岸邊的生態狀況,通過查詢近些年的相關資料,記錄了黃河近期的水位極其變化情況,同時近距離觸摸了黃河水,記錄了黃河當今的水質。
通過岸邊的宣傳語,我們團隊了解了黃河治理的歷史以及當今黃河風貌帶生態修復項目的相關介紹。此外,黃河邊還修建了黃河宿集、觀瀾臺、黃河生態保護主題公園等設施,讓人們更加了解、更加親近黃河。
通過此次調研活動,我們不僅了解了黃河治理的歷史,更是深刻認識到了黃河的現狀,同時學習到了當今針對于黃河的調水調沙、防汛搶險、生態治理等方面的方案,促進了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正所謂,“黃河寧,天下平。”保衛黃河,人人有責!
團隊成員:賈毅真張琳然孟繁震
作者:賈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