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徑不曾緣客掃”中國計量大學思路量新鄉村振興活動
中國計量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思路量新小隊于7月20日前往湖州市吳興市芳山村。團隊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展開實地調研。
23年7月,恰逢盛夏,同往年每一個夏天一樣,樹蔭、光圈、知了、陽光、西瓜......一切如常,來自中國計量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一支小隊---思路量新相遇在湖州市吳興區的芳山村,開啟了一程尋覓芳山的鄉村振興之旅。
仲夏清晨漫步于芳山氧吧,未受過多雜質污染的山間空氣在肺泡間流轉。路邊綠植滿布,配以錯落有致、色彩和諧的民宿,可謂犒勞疲憊眼球的視覺盛宴,忍不住多次停留捕捉如漫畫般的美景。
被青山環繞的芳山村,村如其名,山上林木凝翠,山下花草芬芳,由于位于埭芳線旁,該村因地制宜發展了民宿旅游業。很多村民在國外經商、打工,是湖州市有名的“華僑村”。
在黨群服務中心進一步深化對芳山村的了解,接觸到其后的文化內涵,認識了許多走出國門的仍心系祖國的僑胞們,體會到芳山村民與村干部間聚心、聚智、聚力的團結精神。
數日尋覓芳山,天氣清朗,群山安謐,白云流轉,草木安靜。芳山的靜謐同一座玻璃般通透的陽光房,讓我們繾綣。在這里,小隊成員遇見了一些芳山村民,他們向小隊介紹家鄉,講述故事。
上午出門,夏天的炎熱揮之不去,但相比城里多了一分自然的爽朗,只要站在樹蔭下不動,微風就足以帶走酷暑的炎熱。因為旅游業的發展,村中出現了不少民宿,部分年輕人也回家鄉發展。不過村民家的廚房還保留著老式的灶臺,用柴火燜煮出的菜飯,有一層薄薄的鍋巴香脆可口。
咖啡店的青年返鄉創業姐姐和一位久居村里的爺爺是小隊采訪的頭兩位村民,村里的人面對不熟悉的采訪者也不拒之門外,反而熱情相迎,請大家吃了自家種植的水果,為小隊成員倒茶,咖啡店的姐姐還為小隊成員磨了杯咖啡,對于他們詢問的問題也樂于解答,與小隊成員共同探討村里未來發展展望和現存的問題。
調研途中,小隊成員們遇到了一座花園般的小院,春園披羅帳,色彩斑斕新。桃杏交相映,綠葉點金線。百花綻處處,嬌艷競絢爛。蝴蝶穿花飛,鳥語唱晴天。院里的一只三花貓愜意地伏在花叢旁小憩,幾只白狗走來走去。
這是巧手廚娘陳根珠經營的民宿小院,她熱情招待來客,講起了芳山村的發展問題。
她說,對于文物保護他們村落也一直在思考。他們認為,利用其實才是最好的保護。只有他們去使用,才會考慮怎樣能更好地保護。在過去,很多干部難免會出現這樣的心態:只要不碰文物就不會出事,只要不接觸文物就不會有問題。這樣就會出現干部逃避責任的現象。實際上,這種心態是極端、不可取的。對文物的漠視是一種意義上的本本主義,這會讓文物失去其對現如今社會的意義。
莫干湖山水相映,碧水藍天,風景秀麗。莫干湖四周群山環抱,岸線曲折多姿,修竹蒼翠,樹木蔥郁,碧波蕩漾,自然景觀秀麗瑰奇。湖畔有花果山,每到春夏季節,百化爭艷、彩蝶飛舞,煞是好看;還有天鵝、野鴨、杜鵑、畫眉、竹雞、八哥、貓頭鷹、啄木鳥、黃鶯、相思鳥、山雀、白頭翁等在山林湖面戲耍、取食;林中還有穿山甲、黃鼠狼、野兔、松鼠、黃麂、野豬等動沒其間,一派原野氣氛。置身其境,樂趣無窮。
作者:倪心茹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