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于是在今年暑期,我們迎來了首個全國生態日。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注重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以“雙碳”工作為引領,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來自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實踐團參與了江蘇省大學生在行動暨“千鄉萬村”環保科普宣傳活動,集合來自河海大學環境工程、水文水電以、廣播電視學及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同學們,于8月22日至8月25日來到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以椏溪街道為中心開展了為期四天的環保科普宣傳實踐調研活動。
環保訪談連街道,前人經驗記在心
來到高淳椏溪中共黨委街道辦事處,實踐團有幸聯系到了崔主任,進行了一場令實踐團受益匪淺的訪談。
在崔主任的娓娓道來之下,實踐團深入了解了該地區當前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治理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計劃。其中,專業人才的缺失與財政支撐的不足是椏溪環境治理與保護的一大挑戰。而作為大學生,成員們愈發感受到時代的責任與使命的召喚。
此外,崔主任分享了街道在環境治理與保護工作上的經驗,強調了圍繞水、氣、土三個方面進行的環保工作,同時介紹了社區在垃圾分類、水產養殖污水處理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使成員們切近地認識到農村環境治理與保護,對環保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崔主任合影留念。通訊員 但俊豪 攝
絕知此事要躬行,看山看水看人家
實踐團通過對椏溪街道主要排污河流進行多測量點多時間段多次水質檢測,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了椏溪街道環保工作取得的成果。盡管還存在問題,但總體上水質評級為三類水,在一些測量點,水質地某些特征甚至達到了了一類水標準。這使得實踐團的成員們明白了環保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
圖為成員取水樣。通訊員 戴琪瑤 攝
圖為成員進行水質檢測 。通訊員 戴琪瑤 攝
實踐期間,成員們參觀高淳博物館,觀覽沿途秀麗風景,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感受高淳淳樸友善的風土民情與清新純凈的環境。。在博物館中,成員們環境保護的意識得到了提高,也拓展了個人的環保視野。通過了解傳統工藝與環境的關系,以及如何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同時保護環境,讓實踐團全體認識到環境保護不僅僅是為了當前,更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和未來的生活環境。
圖為成員參觀高淳博物館。通訊員 項遠哲 攝
在問卷調查和街頭訪問中,成員們調研街道居民的環保意識、熟悉居民生活方式、了解地區環保科普力度與效果,經分析發現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背景但人們對環保問題的認識和態度各異,也讓成員們愈發認識到宣傳環保知識的重要性,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環保宣傳更加多樣化,將環保理念通過喜聞樂見的大眾傳媒潛移默化地播撒在人們心中。
圖為成員與街坊宣傳對象合影留念。通訊員 袁明馨 攝
同時,成員們發揮主觀能動性,集各院同學之長,設計環保科普宣傳形式與內容,向所在區域的孩童與老人進行了環保科普宣傳,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向他們傳遞環保知識,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有獎競答等趣味活動,以期提高居民環保意識和主動性。
圖為成員借助PPT向小朋友宣傳環保知識。通訊員 戴琪瑤 攝
在整個實踐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始終貫穿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黨的理念鼓勵我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環保事業涉及到政府、企業、社會各個方面,需要協同合作,共同推動。環保不僅是一項宏觀的工程,更是每個人的生活小事。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實踐團深入了解了椏溪街道的環保經驗、現狀以及規劃。在水質檢測與環保科普宣傳的同時,豐富了自身的環保知識。成員們通過多種形式傳遞環保重要性與理念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環保意識與積極性,獲得了學習與成長。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同學們愈發堅定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發揚奮斗精神,勇擔時代眾人,通過努力學習助力環保事業,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千鄉萬村”高淳椏溪環保宣傳與環境監測踐小隊 責任編輯:戴琪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