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會古都,魅力新火洲(通訊員 朱啟月)西北民族大學赴新疆“文鑄火州”紅色文化宣講小分隊于吐魯番開展202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吐魯番博物館,位于吐魯番市木納爾路,2009年9月建成并免費對公眾開放,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也是集文物收藏展示、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社會科教宣傳教育等職能于一體的綜合類博物館。其余化石為輔助陳列,共陳列198件文物,其中,天山副巨犀化石一具,鹿首一個。在展覽中運用了聲光電等高科技技術,通過實物、圖片、場景、模型、多媒體查詢、幻影成像等多種展示手段,全面地展示了館藏文物精品,增加了觀眾參觀的興趣。
新疆吐魯番市吐魯番博物館是一座展示吐魯番地區豐富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近日,深受紅色文化宣講內容的啟發和感受,吐魯番博物館精心展示了吐魯番地區從古代至近現代的歷史進程和絲綢之路的繁榮。
在參觀中,我們團隊仔細觀看了博物館,館中所展吐魯番美麗巨犀化石,是1993年蘭新鐵路復線修筑過程中在吐魯番東部的飛躍火車站發現的,是陸地上曾經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屬奇蹄目超科的巨犀類,其主要特征是它們的大,肩高4米,頭長加上體長約7.3米,體重15噸,它生活在距今2400萬年以前的漸新世,以植物(樹和灌木的葉與嫩枝等)為食。
參觀過程中最讓我們引起注意的是作為全黨范圍內開展的主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的重要內容。
吐魯番博物館作為一座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址,通過紅色文化宣講陳列的展示,讓我們深刻理解了歷史的意義和價值,也進一步激發了熱愛祖國、奉獻社會的情感。這種紅色文化宣講的力量將促進吐魯番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