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我院赴曲阜市濟寧市儒家相關文物保護利用情況調研團暑假社會實踐正式啟動,團隊共8名成員。
本次課題為調查濟寧市曲阜市儒家文化相關文物保護與利用情況,主題是關于濟寧市曲阜市儒家文化相關文物保護利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基于曲阜各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文旅活動協調發展存在問題的背景,通過實地考察孔廟、孔府、孔林、魯國故城遺址以及孔子博物館,發布線上、線下調查問卷與采訪相關人員等方式了解曲阜市儒家文化相關文物的保護和管理情況以及當地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法規,探索游客行為對文物的影響、其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結合文物保護現狀嘗試探索出合理的解決辦法,并進行分析,完成調研報告,同時為當地政府協調文物保護與旅游發展項目做出規劃建議。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準備充分,隊長在前期開展了基本的培訓工作,隊員們根據個人的興趣與專長進行了初步分工,并搜集相關資料,印刷調查問卷,準備采訪話題和內容,并邀請相關工作人員老師予以指導,老師首先對濟寧市曲阜市儒家文物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提出曲阜是孔子的家鄉,也是魯國的故城是文化圣地,全世界的人都來瞻仰,對游客的吸引力很大,而前來游覽的中小學生多會在曲阜開展研學活動,包括孔子博物館、尼山圣境(演出)等地都是大型打卡學習地點,同時也會參與許多禮樂大型體驗活動,包括朗誦論語、習禮、射箭(六藝)漢服體驗等,這些中小學生參與度高,在所有游客當中,屬于主體地位。隨后老師對研學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指導,提到訪談是比較重要的一步,結合訪談內容設計問題,可以保證調查問卷的有效度,而采訪提綱起到的是一個框架作用,結合工作人員與游客的部分深入性對話,來對工作人員本部門職能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調研。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全隊青年以習近平主席文物保護利用思想為指導,對文物保護利用模式進行探索,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心,為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貢獻文化力量,讓青春之花于實踐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