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推動青年學子奉獻社會、服務社會,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學子自發組成"愛心助農辦實事,鄉村振興顯擔當"實踐團,前往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試量鎮馬劉行政村開展"三下鄉"支教實踐活動,深入了解鄉村兒童的學習和生活需求。
(圖為實踐團成員和孩子們的合影)
2023年7月15日,今天是支教活動的最后一天,實踐團成員像往常一樣,為孩子們解答疑難問題。可能是由于知道了支教臨近尾聲,和前幾日的表現相比,今天孩子們學習非常主動,有的孩子甚至提前到達課堂,自己坐在位置上溫習。在孩子們的配合下,今日的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很快就完成了原先安排好的任務量。快下課時,看著孩子們天真爛漫的樣子,丁雪燕老師提議陪著孩子們進行娛樂活動,一起放松身心,得到了實踐團成員們的一致認同。
簡單討論后,實踐團成員開始著手準備,紛紛拿出從家中帶來的體育用品,如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籃球等。為了確保安全,成員們還提前發布通知說延遲放學,并將此事的安排告知孩子家長,避免家長們擔心。大概六點半左右,天氣逐漸轉涼,伴有陣陣的微風,在丁雪燕老師的帶領下,實踐團和孩子們一同前往馬劉行政村文化廣場,一路上,大家一同唱著兒歌,蹦蹦跳跳。
到達文化廣場后,實踐團成員分工明確,分別教孩子們不同的球類運動:焦天賜負責教籃球運球和三步上籃技巧,李舒暢負責教羽毛球如何發球,黃鑫祥負責教乒乓球的接打技巧,李木子負責教三庭五眼等畫畫知識......。成員們還組織了團體游戲,如老鷹捉小雞、丟手絹、跳花繩等,丁雪燕老師也親自參與進來,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有一位孩子的爸爸專門趕到廣場,帶著清涼甘甜的西瓜讓大家解渴,還激動地表達了對丁雪燕老師和實踐團成員的感謝。
(圖為孩子在練習籃球)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教孩子打乒乓球)
(圖為孩子們在學習畫畫)
(圖為丁雪燕老師同孩子們一起跳花繩)
(圖為丁雪燕老師在和孩子們玩耍聊天)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次支教活動不僅對于實踐團成員們來說是一場心靈的修行,讓他們深刻感悟到"服務社會,實現自我"的意義,更為偏遠山區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戶,給他們帶去希望、指引方向。成員謝雨晴在臨行離開的時候說:"對于鄉村兒童,他們出生于此,但他們不應止于此,我參與支教活動,就是希望和實踐團中的其他成員一起攜手,幫助溫暖的花朵燦爛綻放。"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要心系赤子之情、肩負復興之夢、胸懷弄潮之志,在實干爭先、奮勇當先的生動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于歷史長河中留下不懈奮斗的青春足跡,要把人生志向轉化為奮斗動力,用"甘于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的奮斗品格展現自己的抱負和激情,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牢記肩負的職責和使命,讓青春在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