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號召更多青年走進鄉土中國深處,鞏固鄉村振興成果,7月10日,合肥工業大學學生會“鄉村振興正‘碭’時”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奔赴宿州市碭山縣開展實地調研。在指導老師楊鑫艷的帶領下,開展團日活動,探訪碭山酥梨科技小院、碭山酥梨小鎮,與小院工作者、小鎮負責人親身交談,探尋鄉村振興的動人故事,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攜手鄉村,共筑美好愿景上午,一場跨越400公里的校地聯動活動如期而至。合肥工業大學臨時團支部與碭山縣團代表聯絡站聯合開展“青年同行,鄉村振興正‘碭’時”主題團日活動,團縣委書記張鐸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當地的特色產業和發展模式,鼓勵同學們通過同學們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增知識、長才干,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隨后,實踐團隊代表領學《習近平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的回信》《論黨的青年工作》,成員圍繞學習內容、立足自身專業展開熱烈研討,團代表聯絡站相關負責人就黨的青年工作感悟、駐村工作感受等開展發言。
青年深入鄉村,實踐發展農業上午10點,在碭山團縣委代理副書記胡思瀚的帶領下,團隊來到碭山酥梨科技小院進行實地考察,實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在實踐中體會鄉村振興成果。小院負責人劉超綱主任講述了小院規模、技術轉化和人才振興現狀。在采訪中他提到,盡管農村環境十分艱苦,但仍有青年才干、資深教授一心堅守在農村,通過生態栽培和綠色防護等技術,改善土壤條件,提高酥梨品質。“發展農業,還是要將所學知識與實地環境相結合,要親自走進田間并動手實踐。”他如是說。
青年探索鄉村,干部駐村幫扶下午,在良梨村“青少年之家”,團隊成員采訪了駐村干部郭婷。在談到青年入鄉工作的現狀與成效時,她說道,駐村工作團中的青年們富有創造力,老一輩的干部則有寶貴的經驗,二者配合密切,共同出謀劃策,通過在當地建立愛心超市等方式,幫扶貧困村民;同時,幫助梨農貧困戶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帶動經濟發展。之后,團隊成員就溺水、火災安全問題為當地兒童普及安全教育知識,發揮青年人的引領作用,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建設鄉村,文旅促進發展隨后,團隊來到碭山縣酥梨小鎮特色民宿區參觀調研,探索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之道。團隊成員在小鎮負責人帶領下,先后參觀“聽荷”“樹屋”等特色民宿,全面了解了酥梨小鎮特色民宿區的建設情況。在采訪中,酥梨小鎮負責人表示,酥梨小鎮作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鎮,在近年的建設發展中,準確定位特色產業,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將民宿等旅游產業融入到當地的人文環境中,以文旅融合新模式促進鄉村振興。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通過本次活動,成員們深入鄉村振興一線,收獲了關于鄉村振興、農業發展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更加明確了青年學生的時代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農業強國,是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在未來,團隊將以深切的愛農情懷,培養奉獻精神,匯聚青春力量,堅定自己將所學知識服務于人民,不斷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鄉村振興貢獻青年人的力量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