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畬族文化,助力鄉村振興,近日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南粵茶文化志愿服務隊赴潮州市潮安區歸湖鎮的碗窯村、山犁村和溪美村了解畬族文化及宣傳。
探訪畬鄉民情,了解畬族百年文化。團隊師生進一步了解自然村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文化留存現狀,講好畬鄉故事,提升畬鄉知名度,擴大畬鄉影響力帶動群眾增收。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首先到達的是碗窯村,相傳村內有瓷土,畬族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間創鄉后在村中筑窯從事陶瓷碗生產而得名。

碗窯村村干部為師生講解畬族起源以及村內對畬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碗窯村村內還為畬族建設了一個畬族文化館,館內存放的物件都是村民自發向文化館捐贈的老物件,師生參觀著文化館,從館內擺放的物件以及館內的文字介紹都能感受到畬族淳樸的生活。

接下來到達的村子是山犁村,村內建有山犁村畬族民俗館以及古樹公園,民俗館館內擺放了精美的畬族服飾,頭飾、服裝、各種各樣的配飾都能體現出畬族服飾的精巧與精美,極具民族特色。學生也有幸在當地體驗了美麗的畬族民族服飾,并為此拍攝了畬族宣傳片。古樹公園種植了許多參天大樹,園內恰好收錄了56棵國家二級珍稀樹木,好似有著56個民族是一家、民族大團結的特殊意義,為建設“綠美廣東 和美畬鄉”添磚加瓦。


畬族特色文化底蘊,有古式的建筑、神秘的祖圖、激越的山歌、典雅的鳳凰裝,還有質樸的苧布織染縫紉技藝和哭嫁、迎親、祭祖、吃烏飯等獨特習俗……是全國畬族同胞公認的畬族發祥地和祖居地。追朔歷史,畬族人民上山采茶,下田插秧,日常生活只有語言而無文字。畬族民歌口語化、方言化、故事化,即是畬族人民的口頭文學。

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鄉村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實現農村和城市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