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1日,西安工業大學“奇跡展望,成就印記”暑期社會實踐隊伍在陜西寶雞鳳翔縣六營村開展實踐活動。
1.泥塑走進“藝博園”,泥塑手藝傳承人胡錦偉為同學們熱情地介紹了鳳翔泥塑的主要作品以及它的由來與發展。陜西鳳翔彩繪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時期,最初作為孩子的玩具,后逐漸偏向于一種裝飾,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是我國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制品。
據傳承人介紹,鳳翔泥塑可分為三大類。一是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多為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掛片,有臉譜、虎頭、牛頭、獅子頭、麒麟送子、八仙過海等;三是立人,主要為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有陜西八大怪等。
(1)選泥:萬全溝第三、四層的泥。韌性好,不易干裂。
(2)和泥:將泥塊磨成粉末,摻水拌和,半熟后加入適量棉紙屑,攪拌至融為一體。
(3)造型:根據自己的想法捏制造型,然后在磨具里捏制毛坯。
(4)搟泥:將泥搟成有韌性的程度。
(5)入模:將泥餅推入模子,按壓使各部位完全貼合。
(6)出模:入模半小時后即可出模,需要放在提前準備的紙巾上。
(7)晾曬:通風陰涼處陰干。
(8)涂底粉:在毛坯上涂上白色顏料,便于后期上色。
(9)彩繪:彩繪的紋樣以花卉為主,花卉在當地人眼中象征著富貴吉祥。彩繪上色要盡量符合自然規律。

2. 剪紙 鳳翔剪紙藝術同樣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鳳翔剪紙形式多樣,主題廣泛。從色彩上分單色、套色、染色三種。手法分為剪刻和刀刻,以剪刻為主。初學者采用煙熏底樣,照圖描剪。熟練者隨心所欲,得心應手。裁剪所用剪刀,小自三寸,大到六寸均可。從種類上分窗花,炕圍花(組花)、頂棚花(也稱團花,中間為圓形,四角為支花)、碗筷花.、裝飾花(門扇、門簾、箱柜、被單、家具、及禮品包上貼字或其它紙花)等。內容題材有神話傳說、戲劇故事、歷史人物、琴棋書畫;也有花卉果品、飛禽走獸、山石景物、人情風俗等,豐富多彩、千姿百態。風格具有嚴謹、清秀、樸實,富于生活氣息的特點。
在我國剪紙藝術流派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學們在傳承人的指導下進行了剪紙的學習,按照煙熏底樣,描剪出紙上的圖案。

3. 木版年畫 鳳翔是我國八大木版年畫產地之一,鳳翔木版年畫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國外收藏家贊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在唐宋時期就有單色印畫,至明代為套色印畫,主要分為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家宅六神畫和窗花畫六類,品種最多的時候有600多種。

通過此次暑期實踐活動,實踐隊伍切實感受到鳳翔泥塑、剪紙和木版年畫等手工藝品對于當今民間藝術的傳承、再造與創新所具有的啟迪和借鑒價值,并表示要為這些優秀傳統手藝的傳承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物資供應逐漸滿足的當代,人們逐漸重視精神需求,新興的娛樂方式也是日新月異,在這種環境下,如何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它發揚光大,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傳承與創新都是當代青年不可舍棄的責任。不過傳承本身不是目的,創新亦如是。只有通過與時代需求相結合,實現中華文化的更好發展,才是新生代青年傳承人的理想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