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連續三年將 “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推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報告中,習近平主席在提及農業農村綠色展時,強調要“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運用綠色防控技術,經過合格檢驗認證的綠色農產品適應國家社會發展要求,越來越受到人民大眾的歡迎。 因此,完善政府的農產品認證評價制度,在促進農戶綠色生產、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為深入了解政府干預下農產品認證是否促進農戶綠色生產,鼓勵大學生了解鄉村振興產業,培養社會實踐精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咸陽、寶雞、西安,調研團赴陜西太白等認證基地進行問卷調查、學習考察并采訪相關任務。在實踐調研之前,為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2023年7月15日晚,調研團展開了人員培訓。在導師指導下,團隊八人共同參與調研培訓。了解、熟悉問卷內容,學習調研技巧,以及調研注意事項等。接著,隊長張煜媛強調了本次實踐的調研目的和意義;緊接著對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最后基于每位成員的專業特色進行了任務分工,包括視頻拍攝宣傳、數據分析、調研報告的撰寫等。此次實踐動員大會使得實踐團成員們進一步明確了此次三下鄉的意義,明確了成員們的工作,為后期調研的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楊凌新集村,位于楊凌示范區西約10公里,西鄰寶雞市降帳鎮1公里,毗連隴海鐵路、西寶高速公路、西寶中線,交通便利,主要以葡萄種植及育苗為基本產業。近年來,該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發揮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在示范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的指導下,大力開展以葡萄和葡萄育苗為主的特色產業,建設中棚337座,發展葡萄種植。2010年僅葡萄種植和葡萄育苗兩項收入達1160多萬元,人均3000元以上,群眾生產熱情空前高漲,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專業村”。 近年來,隨著村內的批發交易市場、蔬菜質量監測點及信息公布點、科技培訓教學點的相繼建立,農戶的綠色防控意識得到了進一步顯著提高,綠色防控行為明顯增多。例如,為了保證蔬菜品質,農戶更愿意選擇生物源農業和殺蟲劑,懂得科學用藥,按照說明書嚴格配藥等。可見優質農產品質量認證與農戶綠色防控技術的采納程度有一定關系。
在此次的調研活動中,團隊成員秉持著“扎根楊凌、胸懷社稷;腳踏黃土、情系三農;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農精神”,主要通過分深入訪談形式,了解了農民綠色生產情況和政策制度的之間的關聯,理解了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