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星光護童心,青春志愿助童行!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留守兒童教育關愛服務的號召,在花坪實驗學校的支持下,2023年7月6日,來自韶關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的螢火蟲實踐隊前往韶關市湞江區花坪鎮花坪實驗學校,重點針對校內留守兒童,開展了以看護輔導、科學教育、心理健康、美育浸潤、采訪調查為主的“螢火蟲關愛留守兒童行動·托起花坪明天的太陽”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科學課堂,趣味尋理 清晨的第一節課,是生動有趣的科學課。實踐隊隊員劉靈躍通過謎語的形式引出科學實驗課的探究對象——水,以硬幣能裝得下多少水為例,讓孩子們逐步向硬幣表面滴加少量的水,并認真觀察硬幣上水的形狀,慢慢認識本節課的研究內容——水的張力。

在孩子們了解水的表面張力的基礎上,實踐隊隊員帶領孩子們進行了肥皂小船實驗,讓孩子們自主動手用A4紙剪成小船的形狀,將小船放進裝滿清水的盤子里,滴入洗潔精,觀察小船的變化,探究小船發生變化的原因,促進了孩子們對水的張力現象的認識,大膽說、大膽做,將科學應用在生活之中。
心理團輔,與心同行 生動有趣的科學課過后,來是自心理系的實踐隊隊員譚依琪和梁躍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與實際教學生活需要對孩子們進行的團體心理輔導。通過“手解千千結”“同舟共濟”“摩斯密碼”三個游戲,讓學生慢慢融入活動中。游戲進行的的過程中,有同學為解開謎題而高興,有的為遇到困難而難過……
游戲結束后,各個同學相互交流在活動中的內心所想與所得。兩位實踐隊隊員借此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自覺樹立團結合作的意識,善于與團隊合作,善于發揮團隊的力量。

剪紙蝴蝶,繪彩云間 午后的第一節課,實踐隊隊員鐘婷婷為花坪實驗學校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繪畫手工課。課上,同學們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喜好在紙上繪畫出最滿意的蝴蝶并剪下來進行顏料上色。

同學們使用老師事先準備的扭扭棒進行固定后,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便在課室里“自由地飛翔”。它們飛呀飛,帶著美育的種子飛進孩子們的心中。
家訪調研,深入童心 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伴隨著孩子們夯實的歸家腳步聲,實踐隊分成三組對相關學生的家長進行了走訪交流。實踐隊隊員們細致地向家長詢問了孩子在家的親情關系、心理狀況和教育狀況等六方面的問題。通過與家長的走訪交流,實踐隊隊員們進一步了解到花坪鎮的孩子的實際情況,為接下來的教學與課輔活動提供根據與幫助。

夕陽撞傷在墻角,流露出金黃的晚霞。一天的課程已然結束,然而花坪實驗學校同學們那花一般的笑臉仍浮現在隊員們的眼前。同學們缺乏的不是金錢地位,不是資源場地,而是我們乃至社會的關愛。我們將化作螢火蟲,以螢火之微光點亮社會之光,以社會之光點亮花坪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