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黨史軍史學習教育,黨魂軍魂開拓實踐團將賡續軍魂精神、黨史學習教育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于7月10日至11日組織開展以“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之墓”、“茨坪毛澤東舊居”、“新遂邊陲特別行政區工農兵政府舊址”為路線的研學主題活動。

圖為黨魂軍魂開拓實踐團實地走訪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井岡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搖籃和革命精神的象征代表,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熱土一抔魂,革命先烈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栩栩如生的人像、聲光電融合的電子投影生動傳神講述了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點燃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魄力,實踐團成員通過與南昌大學優秀教職工薛之昕老師、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團委何春沆老師深入交流、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一同回顧著那一段段風起云涌的崢嶸歲月、感悟革命先烈偉大的革命精神、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圖為實踐團成員(右)與南昌大學教職工合影

圖為黨魂軍魂開拓實踐團與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暑期實踐隊合影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回首井岡山時期,近5萬名革命烈士為了堅定理想信念奉獻出寶貴生命;如今我黨依舊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依靠群眾的正確方針,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保持著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讓井岡山精神散發出時代光芒。基于此,實踐團成員前往“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之墓”緬懷革命先烈,成員們舉行了簡單的悼念儀式,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一分鐘,并重溫入團誓詞,感悟革命先烈偉大的革命與軍魂精神。
圖為黨魂軍魂開拓實踐團于革命烈士之墓默哀
茨坪毛澤東舊居簡樸的床鋪、簡易的硯臺、單薄的被褥、搖晃的桌角、散碎的南瓜訴說著毛澤東主席與紅軍戰士住宿條件的簡陋、生活的艱苦;在調研中黨魂軍魂實踐團成員與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全體教職工合唱“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的井岡山歌謠并重溫入黨誓詞,牢記共產黨人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圖為黨魂軍魂開拓實踐團觀看飛奪瀘定橋視頻
最后,實踐團成員林國飛進行了本次活動的總結,他表示:弘揚井岡山革命精神,牢記黨的宗旨使命,不僅要做紅色文化的學習者,也要成為傳播者,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時刻激勵著我們,這次研學讓我經歷一次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再教育,作為一名學生黨員倍感責任之重,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堅守入黨初心,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