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新時代的青年要致力于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要把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守護好、建設好,就需要賡續紅色血脈,從紅色血脈中汲取信仰力量和實踐智慧。為了繼續深入研究、探索紅色歷史,在賡續紅色血脈中爭做青年先鋒,由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6名學生組成的"紅色復興使者團"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訪問蘭考后,他們在內心燃燒的激情和堅定的理想信念的推動下,一路西行,踏上了新疆新征程,繼續著紅色探索之旅。
7月27日上午,"紅色復興使者團"來到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石河子市,他們的第一站是參觀了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這個地方讓他們對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那里,他們學習到了王震將軍的英勇事跡,讓人肅然起敬。尤其是看到那座鑄劍為犁的雕像,象征著軍民合作的偉大精神,令他們感到由衷的敬佩。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王震將軍雕塑前合影)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鑄劍為犁雕像前合影)
軍墾博物館中還有軍墾民航雕塑和屯墾戍邊紀念碑,這些作品無不展現出勤勞與堅韌的軍墾精神。每一尊雕塑、每一件英勇事跡都深深震撼著他們的內心,激發起他們對軍民英雄們的崇敬之情。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軍墾民航雕塑前合影)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屯墾戍邊紀念碑前合影)
他們了解到新疆石河子因其杰出的軍墾成就而被譽為共和國軍墾第一城。這座城市以其艱苦奮斗和不屈精神,在困境中開墾沙漠土地,建設美麗家園,樹立了一個成功的榜樣。他們被這個城市的奇跡所感動,為這片土地上的英勇奮斗而感到無限敬佩。他們深深地明白,這些英勇事跡和軍民合作的精神是我們共同的寶貴財富,應該倍加珍惜并傳承下去。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共和國軍墾第一城紀念碑前合影)
隨后,他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石河子大學,準備展開一場精彩的團學交流。在石河子大學老師的帶領下,他們對這所學府的歷史和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發現,石河子大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創建的第一兵團衛生學校。這個起源深厚的學校見證了國家的發展和變遷,承載著眾多先賢和英才的智慧結晶。石河子大學以其崇高的校訓"明德正行,博學多能"而聞名于世。這個校訓激勵著一代代學子追求道德的高尚、行為的正直,同時也鼓勵他們廣泛涵養知識,掌握多種技能。在團學交流中,他們與石河子大學的學子們進行了深入的互動和交流。通過分享彼此的學術研究成果、文化傳統和思想觀點,他們加深了對彼此民族之間的理解和友誼。這次交流不僅是知識的碰撞,更是一次跨越民族界限的心靈交流,為促進民族團結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石河子大學校門前合影)
最后,他們來到了位于昭蘇縣的西域伊犁馬研究繁育中心。通過與繁育中心工作人員的深入交流和親身體驗,他們對馬兒的繁殖生產過程有了更加細致入微的認識。透過這些寶貴的經驗,他們的專業視野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
(圖為實踐團成員于伊犁馬研究繁育中心門前留念)
作為動物醫學領域的學子,他們對此次實踐的機會感到十分珍惜和感激。他們發現,這次實踐讓他們有機會親身接觸到真實的實例,并對馬匹繁殖生產的各種細節有了更加明確的認知。這不僅加深了他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還擴展了他們的專業知識面。他們紛紛表示,這次實踐對他們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與繁育中心員工的交流,他們深入了解了馬匹繁殖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飼養、繁殖技術、疾病防治等,這使得他們能夠更加系統地應用所學知識于實踐中。同時,他們也很慶幸能夠親眼見證并參與到這一專業領域中,這次實踐對他們的專業素養和職業規劃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圖為實踐團成員于伊犁馬研究繁育中心馬場中留念)
(圖為實踐團成員于昭蘇縣農業農村局留念)
在結束這次實踐之后,他們被這座城市的奇跡深深感動。他們不僅體會到了新疆英雄大無畏、英勇奉獻的精神,還感受到了石河子大學所倡導的開放、包容和創新的精神。這次交流活動也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學的動物醫學知識。在離開這座輝煌城市時,他們懷著感激和敬佩之情。每一步都見證了新疆人民面對困境時所展現出的勇氣,為服務而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傳統文化的堅守。
帶著新獲得的智慧和對卓越的堅定承諾,他們離開新疆時懷揣著新的使命感。憑借所學知識和心中刻骨銘心的記憶,他們準備踏上自己的英勇征程,他們承諾傳承勇氣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和諧共處鋪平道路,促進民族的團結,共同推動民族團結和國家振興貢獻動醫青年的一份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兵團軍墾博物館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