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要做到如此,青年就要在黨史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為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紅色歷史,緬懷英勇犧牲的先輩,堅守青春信念,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6名學生自愿組成了"紅色復興使者團"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他們計劃前往蘭考和新疆,深入探訪與紅色記憶相關的地區,以此來錘煉自己、繼承發揚先輩精神。團隊將通過實地考察、交流學習等方式,親身感受和體驗那段艱苦奮斗的歷史,以便能夠更好地了解和銘記這段重要的歷史時期。此次實踐旨在激勵年輕一代,傳承紅色基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7月25日上午,"紅色復興使者團"來到了第一站——蘭考,團隊以焦裕祿紀念園作為探索的切入點,步入其中的建筑群,仿佛穿越時光,與先輩焦裕祿的事跡和精神產生了深深的聯結。每一座建筑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展示著焦裕祿同志為人民奉獻的壯麗畫卷。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焦裕祿紀念碑前合影)
在這片紀念園里,團隊成員們聆聽了焦裕祿同志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他們沿著紀念園的小路漫步,感受著大自然的靜謐與莊嚴,仿佛與焦裕祿同志之間有著一種無形的對話,心靈得到了一次獨特的洗禮。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焦裕祿雕塑前合影)
每個園區中的展館、雕塑和紀念碑,都是對焦裕祿同志的深情致敬。團隊成員們逐一觀看展品,細細品味其中所呈現的歷史場景,感悟焦裕祿那份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也深深被焦裕祿同志的勇敢和正直所感染。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贊焦裕祿"紀念碑合影)
在與講解員的互動中,團隊成員們了解到焦裕祿同志是一位深愛百姓的好干部,他毫不畏懼地深入農村,傾聽群眾的心聲,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艱苦的條件下,焦裕祿同志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無私奉獻,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和改變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運。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焦裕祿紀念館前合影)
隨后,團隊來到了第二站——蘭考縣展覽館,踏入蘭考縣展覽館,團隊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焦裕祿書記治理鹽堿地的那段歲月。展館內陳列著豐富的歷史文物和珍貴照片,生動還原了那個年代的艱苦環境和焦裕祿同志的奮斗場景。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焦裕祿雕塑前合影)
團隊成員們仔細觀看著展品,深入了解蘭考縣在焦裕祿同志的帶領下,如何化解鹽堿地帶來的難題。他們發現,焦裕祿同志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帶領人民群眾開墾沙漠,疏浚渠道,引入科學技術,努力改善農田環境,為百姓謀福祉。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焦裕祿紀念館內展品)
在與館內工作人員交流中,團隊成員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當時蘭考縣的貧困現狀以及焦裕祿同志通過調研、試驗和實踐,不斷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他們被焦裕祿同志堅定的決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折服,深深感受到人民團結一心的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焦裕祿紀念館內照片)
在蘭考縣展覽館中的各個展區,團隊成員們看到了許多記錄當時百姓生活的照片和實物。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將焦裕祿同志治理鹽堿地的艱辛過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真實呈現在眼前,讓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焦裕祿同志為人民利益不計代價的奉獻精神。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焦裕祿紀念館內展品)
通過這次對焦裕祿紀念園和蘭考縣展覽館的深入了解和參觀,團隊成員們深刻了解到了焦裕祿同志的偉大事業和崇高品質,同時也激發著他們追隨焦裕祿同志的腳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傳承和弘揚焦裕祿精神。他們決心將焦裕祿同志的精神傳承下去,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秉持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動物醫學領域里,為社會進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期待他們下一站的新疆之旅!
(圖為實踐團成員攜旗幟于“焦裕祿精神”標語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