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旅游業究竟“好”還是“不好”——跟隨硅小蒜科技助農團對蓑衣樊村進行解答
7月30日,硅小蒜科技助農團來到黃河沿岸的蓑衣樊村,通過問卷調查、實時走訪、資料搜集等多種方式從村內特色、農業發展現狀、基礎設施建設、人口結構等多方面對于蓑衣樊村的農業發展現狀展開了相關調研。
旅游業成為“金招牌”
常家鎮蓑衣樊村位于淄博市高青縣東部,北臨黃河,南臨大蘆湖,三面環水,是典型的黃河濕地風貌。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火熱,蓑衣樊村憑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以及國家鄉村振興等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圍繞“黃河風情、濕地風貌”的生態建村發展思路,積極保護濕地生態、大力推進現代農村旅游業發展。如今,旅游業已經成為了蓑衣樊村的一塊招牌。
圖1 蓑衣樊村景區發展現狀
旅游業發展到達瓶頸期
但近些年蓑衣樊村的旅游業發展遇到瓶頸期,幾乎處于停滯狀態。旅游業不僅沒有給當地村民帶來實質性收益,甚至起了絆腳石的作用。蓑衣樊村的黃河沿岸景區缺乏特色,大多是風景,抑或是魚館,沒有什么標志性建筑,缺乏創意。助農團采訪到的幾位游玩游客均表示:景區沒有什么好玩的東西,沒有吸引力,下次不會再來。同時,由于近年來游玩人數的減少,蓑衣樊村村民對當地旅游景點環境并不重視,景點水污染較為嚴重,部分民宿門前堆積大量垃圾,可供游客游玩的水池中存在大量漂浮物,游客旅游體驗差,旅游人數便慢慢減少了,如此呈現閉環下滑狀態。
圖2景區池塘內的垃圾沒有及時清理
旅游業阻礙農業發展
蓑衣樊村為了發展旅游業,占用了大量土地。目前村中的農田一部分被集中管理,一部分出包給經營商,村內農民一畝地都沒有,農民的溫飽問題只能通過出村打工或從事村內手工業解決,這也是該村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留村農戶都表示繼續留在村中工資收入微薄,根本無法養家糊口。
助農團對超市老板進行采訪,她表示,前些年旅游業發展好時,忙的連飯都顧不得吃。近些年由于疫情影響,游玩人數減少,現在天天閑著,收入也很微薄,村里很少有年輕人了,如果不是因為有小孩,早就關閉超市外出打工了。
通過對蓑衣樊村的實地走訪調研,硅小蒜科技助農團認識到,蓑衣樊村只是大多發展旅游業的農村村莊的縮影,如何解決好蓑衣樊村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對于全國其他地區面臨同等情況的村莊來說,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借鑒意義,如今蓑衣樊村所面臨的困境,我們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將其呈現在社會面前,希望該村狀況能夠及時得到改善和解決。
今后,硅小蒜科技助農團隊將持續關注農村發展問題,在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安徽學子三下鄉:書香伴我成長
- 6月28日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棒棒糖小分隊實踐隊赴馬鞍山新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金家莊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聯合社區工作人員面向
-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