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康養產業發展基礎的不斷夯實,“建設健康中國”已成為國家戰略。為探索貴州省“康養+旅游”的養老模式,充分挖掘貴州省康養服務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路徑。六盤水師范許文遠“微光成炬,情暖桑榆”團隊于7月7日來到六盤水市水城區海坪街道開展實地調研此次調研主要針對外來旅居游客、當地康養產業以及基層干部,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宣講的形式,對當地的康養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解,提高老年人“健康、養生、休閑”的康養理念。

當天上午九點,團隊成員前往彝族風情街和海坪街道兩地的房車基地。這兩地房車基地的成員大多數來自于外省,能夠對貴州省的康養服務產業予以客觀的評價。通過詢問他們在基地的生活方式以及對貴州省康養旅游的看法,了解到他們大多數來自于貴州省附近的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份,但也不乏有來自內蒙古、甘肅、山西等北方地區省份,這些游客被六盤水市的宣傳標語“十九度的夏天”所吸引,慕名來到中國涼都避暑。在交流中,一位來自安徽省的車主告訴我們:“貴州省并不是他們自駕旅游的第一站,但卻是旅程中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感受最好的一站,”并且對于當地的“康養+旅游”模式的養老方式,表示認同和贊許,認為該地具備發展康養服務產業的基礎和前景。

交流結束后,團隊成員在阿婁社區接待室內對黨支部副書記陸英進行了訪談,溝通重點主要是康養服務業在當地的發展現狀和困境,以及基層干部對于如何發展該產業所做出的努力。通過詢問當地有哪些康養產業、康養產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在發展該產業的道路上遇到過哪些困難以及對于發展該產業做出了哪些努力等問題。據阿婁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陸英介紹,近年來,隨著國家支持政策的不斷落實,當地的經濟發展已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康養產業正逐步從無到有不斷地發展,目前雖然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但在醫療保障、交通連接以及特色飲食方面正在不斷地加強。作為基層干部,陸英副書記說:“為群眾做實事是最基本的,更何況群眾選自己做書記,是對自己的信任,理應為從實際出發,做好帶頭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要牽頭帶領村民不斷為發展康養產業而努力。

下午三點,團隊成員為提高老年人對于健康養老的關注,宣傳“康養+旅游”的養老模式,促進老年人“健康、養生、休閑”的康養理念的形成。在阿婁社區會議室內利用PPT宣講,將“如何健康養老以及康養旅游的好處”用幽默詼諧的短視頻形式呈現出來。團隊成員帶領三十位老年人觀看了宣傳視頻。視頻結束后,通過知識問答、有獎競猜的游戲形式,對視頻內容中有關養老的知識進行了提問。在此期間,老年人們都踴躍地進行回答,團隊成員通過這種形式加深了老年人對于如何健康養老的印象。目前,六盤水市已通過“三個強化”建成森林康養試點基地六家,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斷推進康養產業的發展,推動康養產業的發展也要從基層群眾的意識層面下手。

通過今天一系列的活動,不僅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心與溫暖,也強化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在學習之余拓展大學生的社會接觸面,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感恩社會,為社會多做貢獻。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團隊成員合力協作,團結互助,積極配合工作人員的安排,既鍛煉了心智,增長了見識,同時也為養老產業發展助力,有利于促進當地康養產業的發展,為加速鄉村傳統產業創新升級而不斷努力。通過調查當地的康養服務產業,以大學生的視角創新性地打造以“涼”字為主題的養老服務品牌,推動養老服務從兜底、基本、普惠向品質多元發展,建立文化鮮明的健康養老模式。在一天的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紛紛表示,一定要把實踐中看到、聽到、想到、學到的認真總結,用這些寶貴的經驗指導自己日常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