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詮釋時代精神,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孩子愛國主義情懷,全面落實“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活動方針,助力鄉村教育振興。7月17日下午,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四葉草”暑期社會實踐團棗莊實踐小組順利舉行電影鑒賞活動。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作為紅色事業的接班人,要主動擔當起傳承發展紅色文化的歷史責任,為紅色文化注入新的力量,從而樹立孩子們的正確價值觀。

活動伊始,實踐小組組長張靖涵為孩子們介紹了經典紅色電影《建黨偉業》,她指出“該紅色電影描述了中國共產主義的探索、傳播、成熟三個階段,反映了共產主義勇于探索、面對強敵永不屈服的意志,凝聚著中華民族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要不斷重溫紅色經典電影,感悟革命先烈艱苦奮斗不屈不饒的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隨后,張靖涵為孩子們播放了紅色電影《建黨偉業》,該片圍繞1921年前后展開,展現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云人物,它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周恩來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電影情節跌宕起伏,孩子們全部沉浸其中,因搞笑劇情而開懷大笑,也會因壯烈犧牲而潸然淚下。在觀影過程中,張靖涵通過故事情節,補充講述與之相關歷史,為孩子們構造一個完整的故事鏈,通過通俗易懂的方法,讓孩子們真正理解電影中的紅色精神。

活動結束之后,孩子們心潮澎湃。隨后,他們互相交流了觀后感,孩子們紛紛表示他們長大了也要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像先輩們一樣為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一生。
此次電影鑒賞活動的順利舉辦,向孩子們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先烈用生命詮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畏艱險、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和道德情操的同時,讓孩子們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增強了孩子們的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