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喚醒一代人的童年記憶,縮小實踐團成員與支教地區留守兒童之間因年齡而存在的代溝,7月19日上午,四葉草社會實踐團濰坊小組于濰坊市安丘市凌河街道后松園村兒童服務中心開展跳皮筋活動。由實踐團成員張明卉主持開展此次活動,實踐團成員于春晗負責助理工作。
在同當地孩子們相處的一周時間之中,張明卉自日常的溝通交流中獲悉,網絡自媒體平臺橫行之后,不同年齡段的認知差距亦逐步統一,對于留守兒童而言,由于前期信息閉塞,所導致的當信息洪潮沖刷而至時,他們的認知程度呈現斷崖式上漲趨勢。基于此,他們開始用電子產品去替代曾經的那些如跳皮筋,翻花繩等傳統娛樂。而拾起這些正在被逐漸遺忘的娛樂項目,也成為實踐團成員幫助孩子們找回童真,恢復活力的必由之路。
活動伊始,基于上次體育課的教學反饋,張明卉負責現場秩序維持工作,以免出現在運動過程中的不必要損傷。而對該活動流程尚不熟悉的于春晗而言,其選擇了在陪伴學生的同時,與孩子們共同玩耍,在身臨其境地感受該活動魅力之中,消弭學生與實踐團成員間的隔閡與代溝。

在活動過程中,參與者將皮筋套在腳踝上,隨即躍過皮筋,完成各種花樣動作。張明卉根據孩子們跳躍時的高度與靈巧度,對部分技巧生疏的孩子們進行了細致輔導。與此同時,于春晗也在和學生們的玩耍中,從最初的動作滯澀成長到能夠順利完成全套動作,并和孩子們有說有笑地順利進行此次活動。

對于此次活動,于春晗指出,近年來,隨著手機和電子游戲的普及,許多青少年過度沉溺于虛擬世界中,忽視了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而跳皮筋作為一項傳統的戶外游戲,不僅可以讓那些留守兒童走出室外,鍛煉其反應能力、協調性和靈活度,還可以讓他們享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培養他們對健康生活的認識,最終達到培養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效果。

此次活動在一片歡笑聲中得到圓滿收官,其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感受時代痕跡的平臺,更喚醒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讓當今隨波逐流的大學生們從快餐式生活之中跳躍出來,去體會那些潛藏在傳統之中返璞歸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