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進校園,青春聚力正當時
科普知識進校園,青春聚力正當時為普及農業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愛農業、學農業、知農業的熱情。2023年7月22日“土壤復育,科技興農”農科小隊在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開展科普志愿活動。
上午農科小隊成員在老師的帶領下集合后,合理分配工作和分組,順利開展科普活動。農科小隊成員帶領小朋友們從智能溫室大、川派盆景園到組培室為小朋友們帶來植物科普知識,小朋友們參觀過程中上積極活躍,認真聽講解,滿足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
例如關于玉米的科普,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玉蜀黍、苞米、苞谷等,名目繁多。而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獨家培育的黑甜玉米是通過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經科技查新,該品種是國內首個富含高花青素的黑甜玉米品種,其鮮籽粒花青素含量675mg/kg,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同類研究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具有重大的產業開發價值。
該玉米品種熟期較早,植株矮健,抗病抗倒性強,果穗籽粒黑色、營養品質優、適口感佳,水溶性總糖含量5.37%,還原糖含量17.52%,適宜在西南鮮食玉米類型區的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及云南省中部的丘陵、平壩、低山地區作鮮食玉米種植。下午農科小隊成員帶領小朋友參觀了校史館、VR和宣傳科普蔬菜嫁接知識。
VR是本次科普活動中的一個亮點,它不僅是一個數據、信息展示和處理中心,還可以為人才培養提供沉浸式新型教學手段。
其次,蔬菜嫁接主要是將優良品種的枝或芽,移接到另一植株上,使之愈合生長在一起而形成一個獨立的新植株。被接的枝、芽叫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稱為砧木。蔬菜嫁接的主要意義在于增強作物的抗病性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能很好地起到預防疾病和提高產量的作用,是一項增產增收的栽培技術。
本次科普宣講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為一體,不但夯實學生專業基礎,而且能夠提升學生實踐技能。此次實踐活動積極響應了國家科技興農和服務的號召,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農業進行科技支持,有利于國家的基層建設。
時間:2023-07-22 作者:邱云香 來源: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關注:
- 湛科學子三下鄉|學中取樂,樂中益智
- 7月10日上午,“馭夢新潮”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前往支教實踐地點——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東鳳鎮下張村愛心圖書室,進行為期6天
- 07-22
- 科普知識進校園,青春聚力正當時
- 為普及農業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愛農業、學農業、知農業的熱情。2023 年7月22日“土壤復育,科技興農”農科小隊在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