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訊(通訊員 李璐 石雨慧 陳紫航)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對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了解,培育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責任感,2023年7月13日至19日,武漢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小助教團隊13名成員在襄陽市南漳縣薛坪鎮開展了“賡續紅色血脈,譜寫時代華章”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里是全省27個革命老區鎮之一,也是荊山農民起義領導人張道南的故鄉。

(圖為志愿者們到達荊山公園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圖為志愿者在荊山農民起義紀念碑前合影留念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2023年7月13日,在薛坪鎮文化站的柳德功站長的組織下,武漢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小助教團隊率先前往荊山農民起義烈士陵園參觀學習。柳德功站長從荊山農民起義的過程、張道南烈士的生平事跡、講到薛坪人民的革命斗爭史,最后告誡團隊成員要繼承和發揚烈士們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仡櫷旮锩鼩v史,團隊成員在指導老師張明珠的帶領下,舉行了緬懷儀式,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凝重的歷史氛圍中,恭敬的向烈士墓碑深深鞠躬。

(圖為志愿者在烈士陵園門前合影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

(圖為張道南烈士紀念塔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圖為志愿者們在烈士墓園內拔草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為了緊跟革命烈士的腳步,體會其革命斗爭的不易,7月18日英語小助教團隊再次出發來到荊山農民起義紅色公園開展學習。成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拾級而上,看著高高豎立著的荊山農民起義紀念塔,似乎親眼見到革命先烈們無畏沖鋒、前赴后繼的畫面。成員們繞塔瞻仰,對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更加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圖為志愿者前往荊山農民起義紀念塔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圖為志愿者們在荊山農民起義紀念碑前宣誓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尋訪紅色基地,感受崢嶸歲月
2023年7月19日,薛坪鎮文化站柳德功站長帶著英語小助教的團隊成員拜訪了張道南烈士的故居。地址位于薛坪鎮下石槽村28號,四面環山,頗具風雅?粗示又幸患娮C過革命歷史的物品,聽著張道南烈士短暫人生中一樁樁不平凡的事跡,感受到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淋漓盡致展現了老一輩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奮斗精神。通過參觀學習,實踐團隊成員深切體會到要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張道南所具有的舍生取義的民族精神、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和永葆本色的奮斗精神。

(圖為志愿者們傾聽文化站站長講述張道南烈士的事跡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圖為志愿者們在張道南烈士故居合影留念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聆聽紅色故事,感悟時空力量
在薛坪鎮的紅色文化調查走訪中,英語小助教團隊成員打聽到了馮爺爺,他是在紅色環境的熏陶下成長的,從小聽長輩們講張道南烈士的故事,現如今也為后輩們講起了他們的故事。2023年7月19日晚上八點,英語小助教團隊成員采訪到了馮爺爺,18歲的他毅然決然參軍入伍,在五年的軍旅生涯中始終堅守崗位,站好每一班崗,完成每一份任務。不辭辛苦、不怕犧牲,將自己的熱血全部投身于祖國、服務于人民。在采訪過程中,馮爺爺表示張道南烈士的事跡影響著當地的很多年輕人,使得他們從小就將家國主義情懷深植于心。雖然現在他已脫下軍裝,但“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向前沖鋒的“肌肉記憶”卻始終沒有忘記,仍然心系國家發展的點點滴滴,并且教育自己的子孫后代要為祖國的建設發一份光、出一份力。通過本次采訪,英語小助教團隊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不斷培養堅強意志和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復興偉大中華民族的責任感、使命感,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圖為志愿者采訪退伍老兵 通訊員 張明珠 攝)
回顧是為了傳承,傳承是為了前進,只有運用紅色資源激蕩青年之志,激活紅色文化夯實信仰之基,才能確保紅色基因薪火賡續,代代相傳。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深刻了解學習了紅色歷史和文化,也更加明確了應該將紅色精神、紅色力量、紅色基因融入到每一個人的紅色血脈中,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賡續紅色血脈的責任和使命,譜寫新時代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