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7月19日電(通訊員 田媛媛 朱世媛 石陽菊)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yǎng)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tài)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寄語;為踐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深化高校學生暑假社會世家活動的通知》強調,要緊密結合自身學科專業(yè),找準“小切口”展開“大縱深”,強化特色性的實踐服務。師范專業(yè)要聚焦教育強國,開設鄉(xiāng)村支教、“愛心課堂”等實踐項目的精神。為貫徹“雙減”政策,不讓暑假“換新衣”成為第三課堂的要求。7月19日上午,黔南幼專“希翼飛揚”教育關愛服務隊在獨山縣麻尾鎮(zhèn)清河社區(qū)莫主任的帶領下,前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活動,為安置點的“留守兒童”進行“愛心課堂”輔導。當進入教室時,服務隊的成員們看到有限教室內滿座的小朋友,他們正聚精會神于眼前的題目和手中的水筆。當莫主任向小朋友介紹服務隊,并說明有存疑的題目可以尋求大哥哥、大姐姐們支持時,小朋友的注意力才有所起伏,但很快又回到作業(yè)。服務隊的隊員們“兵分幾路”駐足于小朋友身旁,細心的隊員們觀察到小朋友某個題目停留一段時間,并多次看向自己時,會立即彎腰親切的與他們溝通交流,了解遇到的困惑,并協(xié)助尋找策略進行解決,而非直接包辦。在隊員們的陪伴中,小朋友逐漸卸下“緊張面具”,主動求助。當遇到雙方觀點不一致時,年級較大的小朋友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商討分析。整個教室充斥著紙上嘩嘩的聲響與雙方思想碰撞吱吱的火花,更重要的疑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時,雙方臉上展現(xiàn)的笑容和表露的擊掌動作,顯示出大家的理智感得到實現(xiàn)。清河社區(qū)莫主任談到“平時周末會由政府員工、社區(qū)工作者和西部志愿者等組成的服務隊”為安置點的學生答疑解惑。而暑假工作相對繁忙,相較平時來的次數(shù)略少些。社區(qū)也正在考慮建設“寒暑托”,組建一直長期服務的隊伍,便于開展多樣化活動,營造多彩的假期生活。此外,莫主任表示非常支持與鼓勵大學生進行“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將所學運用于實踐,更從實踐中不斷提升,歡迎團隊常來進行此類活動。

圖為小朋友們聚精會神的做作業(yè)。 楊海 攝

圖為隊員正在給小朋友講解作業(yè)疑問點。 楊海 攝

圖為隊員和小朋友們正在討論作業(yè)問題。 楊海 攝

圖為插入莫主任和指導老師正在交流活動事宜。 楊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