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時歲月震撼湛江大地,運河精神照耀我輩之心。1958年,源于廉江市鶴地水庫,流經遂溪、雷州、湛江等縣市的雷州青年運河,凝聚了湛江勞動人民的愿望、智慧與力量,橫攔九洲江,創造水利奇跡,震撼了湛江大地。

嶺南師范學院鄉見社會實踐隊意在以“探憶河時歲月,傳承運河精神”為調研主題,發掘宣傳有關。在調研過程中,參觀了位于雷州青年運河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內的建庫開河紀念館和鶴地水庫。
首先,鄉見社會實踐隊參觀了雷州青年運河灌區的水源工程——鶴地水庫。它是以灌溉為主,綜合防洪、發電和航運等功能的大型水庫。鶴地水庫的修建,使得雷州半島的百萬畝農田得到了灌溉保證,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此外,鶴地水庫風景秀麗,賞心悅目,不僅是糧食生產的保障線、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防洪線,還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作為先輩們的智慧結晶,其農業灌溉的功能歷經數十年卻不曾改變,至今造福著湛江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庫開河紀念館內的每一件陳列,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雷州青年運河建庫開河的這一段艱辛歷史,傳遞著偉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牢記使命,奮勇直前。看著這些簡單的勞動工具,禁心生敬意,很難想象,建設者們付出了多大努力,灑下多少艱苦拼搏的汗水,才最終使得一個如此龐大的水利工程得以建成。


在參觀雷州建庫開河紀念館時,實踐隊有幸采訪到了一位講解員。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得知,之所以她選擇來到紀念館當一名講解員,是因為她對雷州青年運河有著特別的情懷,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守護好雷州青年運河的歷史。據她回憶,他的外公在他的事業中始終堅持著一件事——守護雷州青年運河,特別是在雷雨臺風天期的時候總要巡壩,甚至冒著危及人身安全的風險,進行人工泄洪。在她看來,外公是一個不求回報,勤勤懇懇的人,她也在耳濡目染之中立志成為外公一樣的“運河守護者”。
運河精神代代相傳,激勵著湛江人民勇往直前、奮斗不息,譜寫出一曲曲力拔山河氣蓋世的壯麗詩篇。作為擔當時代復興大任的湛江青年,我輩當深入學習雷州青年運河的文化和精神,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秉持河時歲月大無畏的奮斗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撓,努力拼搏,以我輩之壯志傳承運河精神,做歷史的宣傳者,精神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