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紅色文化,深入理解革命歷史,加強團隊中各成員對于紅色文化的認識,7月4日,福建醫(yī)科大學醫(y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眼奕睛彩,以EYE護榕”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隊來到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與三坊七巷,開展“感悟革命,鑒往知來”及“見證非遺,感悟傳承”相關主題活動。
【感悟革命,鑒往知來】福建是著名老革命根據(jù)地之一。1929年12月,黨在上杭古田召開古田會議,在該會議上所確立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在我黨我軍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而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作為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基地,對于向人民群眾科普革命歷史也有著重要意義。
7月4日上午,隊員們參觀了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在參觀過程中,隊員們深刻緬懷了革命先烈們,認真學習了前輩們的革命精神。隊員們也受到極大鼓舞,紛紛表示將在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中充分踐行勇于實踐、攻堅克難的革命精神。


【見證非遺,感悟傳承】三坊七巷文化氛圍濃厚,是福州的歷史之根、文化之源,有著“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的美稱。而始創(chuàng)于清光緒二年(1876)的“同利肉燕”作為開辦逾百年而經(jīng)久不衰的“老字號”,其制作工藝也在2007年被評為福建省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延續(xù)歷史文脈有著重要意義。
7月4日下午,隊員們在品嘗過同利肉燕后,踏上了尋訪三坊七巷的旅程。在參觀了嚴復、冰心等文人故居后,隊員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敬仰之情。而后,隊員們一同了解了福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肉燕”的相關歷史以及制作過程,并進行了嘗試,也從中體會到非遺傳承的艱辛和意義。
在一日的實踐體悟中,“眼奕睛彩,以EYE護榕”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隊隊員們收獲頗豐,他們對革命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會,對于紅色文化也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隊員們在學習中理解,在實踐中感悟傳承,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醫(yī)技學子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文字:黃慧瀅
圖片:游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