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陶冶支教地區孩子們的藝術情操,營造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7月14日下午,“四葉草”社會實踐團隊濰坊小組于濰坊市安丘市凌河街道后松園村兒童服務中心開設音樂課程。由實踐團成員王漠千擔任主講人。

實踐團隊從先前的調研報告中獲悉,當地收入來源主要以農耕為主,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而基于此背景之下,相較于基礎科目的投入程度而言,教育資源傾斜于孩子藝術情操的可能性較低。本次課程的開設,積極響應國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青少年培養方略,讓孩子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同時對今后的支教活動課程更加充滿期待。
活動伊始,隊員李展鵬借助投影設備,為孩子們準備了諸如《學習雷鋒好榜樣》等紅色歌曲,但由于當時天氣較為炎熱,且實踐地缺乏風扇,空調等硬件設施,孩子們的熱情受外部環境影響,課堂活躍度較為低迷,縱使主講人盡力帶動氣氛,孩子們也呈現出不愿配合的趨勢。

隨后,為改變這一現狀,實踐團全體成員決定共同承擔領唱工作,以帶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當歌聲從四面八方響起,那些起初不愿開口的孩子,在注意到身旁那些平日里和他們有說有笑的實踐隊成員浮現汗水的額頭的時候,也被四周活躍的氣氛所感染,紛紛開始跟上歌曲的拍子,慢慢展開歌喉。

接著,為進一步拉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實踐團成員葛航決定將部分流行歌曲納入歌單,當《孤勇者》《逆戰》等曲目映入孩子們的眼簾,有部分較為活躍的孩子甚至離開座位,將炎熱的天氣拋在腦后,顯出一派歡聲笑語。

本次課程結束之后,實踐隊隊員換下被汗水浸透的實踐隊隊服,和孩子們繼續打成一片。在小組成員進行課程反饋之后,實踐隊負責人郭兆恒指出:“起初實踐團也預測過天氣炎熱對于課堂教學的影響,畢竟此處基礎硬件設施較為匱乏。但從隊員們主動推動課堂氣氛這里,我可以感受到整個濰坊支隊的蓬勃朝氣,與真正想要讓孩子們體悟到音樂魅力的意志。”
本次活動的順利舉行,既是對孩子們在藝術層面上的一次完美升華,又是對實踐隊員之于本次支教活動重視程度的一場嚴峻考驗。其不僅見證了孩子們在音樂素養上的一次蛻變,更見證了當代大學生運用社會實踐磨煉自身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