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弘揚新時代創新精神,激發支教地區孩子們對高新技術的濃厚興趣,進而發掘孩子們的實踐與探索精神。7月12日下午,四葉草社會實踐團濰坊支隊與山東理工大學創新極客協會實驗室聯動,于濰坊市安丘市凌河街道后松園村兒童服務站開設云上實驗室課程。

活動伊始,實踐隊隊員借助騰訊會議與山東理工大學物聯網實驗室連線,并由該實驗室成員文家銳擔任線上主講人,通過介紹物聯網概念,物聯網起源引出本堂課內容——物聯網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隨后,主講人分別羅列在各類競賽中使用的循跡小車,無人機,機械臂等成品,并以孩子們能夠聽懂的知識加以講解。在授課過程期間,有不少孩子表現出對循跡小車等成品的濃厚興趣,并在課后積極向實踐團成員提問,隊員們也耐心地向孩子們答疑解惑,并向他們補充其他科創類知識,并鼓勵他們今后學習有關專業,在該領域有所建樹。

據悉,由于地方教育水平與資源環境發展不平衡,在某些地區,存在著小學生嵌入式比賽這類賽事,意味著存在十歲以下的孩子能夠接觸到單片機,嵌入式這類普通孩子在大學階段才能夠接觸到的領域,同時這也變相決定了偏遠地區的孩子們與這些孩子們在未來發展中的差距。而對于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未來的孩子們而言,這些從小積累下來的差距等到他們成年之后,無疑是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大阻礙。

支教能帶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拘泥于課本上的知識,還應該是那些能夠改變他們思想觀念的,掃清他們認知障礙的精神財富,在本次課程中的實驗室教學結束之后,實踐隊負責人郭兆恒指出:“雖然那些孩子們尚未接觸到那些專業性的,系統性的指導方針,甚至對物聯網的概念理解不深,但是當孩子們迷上循跡小車,說不定在不遠的將來,能夠涌現出一群新的控制科學工程師。”
本次活動的圓滿收官,不僅意味著孩子們潛藏的科創精神得以被充分發掘,而且對于實踐隊隊員而言,那些在大學中學習到的競賽知識也能夠帶出校園,給偏遠地區的兒童以啟蒙,亦綻放出了別樣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