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廣東省扶貧農業龍頭企業:新聯億圣蠶桑種養專業合作社
7月6日上午,嶺南師范學院商學院“發行美好”社會實踐隊隊員林琳前往吳川市新聯億圣蠶桑種養專業合作社了解蠶桑的歷史文化。
在2018年新一輪精準扶貧中,佛山市公安局對口幫扶新聯村。經過多輪考察論證,并與鎮村干部、貧困戶討論,幫扶單位與廣東粵圣蠶絲家紡廠決定成立新聯億圣蠶桑種養專業合作社,開展產業合作,首期投入資金400萬元,其中扶貧資金投入180萬元,首期種植120畝蠶桑及建設一個加工倉儲車間,發展蠶桑種植和蠶絲加工產業,宣揚蠶桑文化。
“蠶絲加工車間已經成型,生產設備相繼進場,供電部門接電即可投產。在加工廠南側,百畝蠶桑長勢喜人,綠意盎然。村里的蠶絲加工廠正式投產,我們貧困戶脫貧就更有保障了。”走在吳川市長岐鎮新聯村的村道上,讓2018年的貧困戶們喜逐顏開,對即將投產的蠶絲加工廠充滿期待。
幫扶企業通過合作社將蠶桑文化展示出來,并依托基地種植花卉供觀賞,吸引游客參觀,帶動貧困戶農產品銷售,增加村民收入。此外,通過基地打造“一村一品牌”,開發特色農業產品,發揮基地示范引導作用,建立起生產加工銷售鏈條,讓全村有勞動力貧困戶參與產業扶貧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幫扶單位通過蠶桑基地建設,配套修建機耕、水利設施,通水、通路、通電,解決內澇和灌溉問題。
項目實行“基地+扶貧車間+貧困戶”的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蠶桑,由基地提供種苗、技術、包收購服務,將市場風險承擔起來,確保農戶收益,實行并且提供就業崗位50個,月薪2500元至3500元,優先解決貧困戶的就業。
在長達三年疫情期間,合作社遭遇了經濟危機,合作社負責人麥艷貞為了維持合作社的經營,不得不放棄原先企業的安逸,選擇了親歷親為到吳川新聯村進行工作指導,并特請了鄉土專家給予種植菌菇、靈芝和蠶桑等專業意見;同時為資金周轉,通過“拆西墻補東墻”的模式,繼續扶持合作社,保障當地村民們的收入。
現如今,在二十大的背景和疫情結束的條件下,項目運作逐漸走上軌道。為持續經營合作社以及宣揚蠶桑文化,合作社借助網絡打造網紅打卡點,如建造花海形成“花海經濟”、修建百米菌菇長廊、全過程了解參與靈芝生長、蠶絲被的產生等。合作社鄉土專家吳勇表示,在未來一年半的時間內,合作社將引進黃鱔藤和赤松茸,增加美觀和菌菇種類。
鄉村振興是我國重要的戰略任務之一,而互聯網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工具之一。蠶桑產業作為中國傳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創造力。合作社將依托種植花卉供觀賞、打造蠶桑文化學習基地、優化打卡景點等各項目,望實現蠶桑產業與現代旅游的融合發展,提升桑旅融合發展能力,同時帶動鄉村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3-07-15 作者:林琳 來源:“發行美好”社會實踐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