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江西上饒7月14日電“根本固者,華實必茂”,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鄉村沃野奏響振興樂章, 7月11日至12日,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鄉韻新篁,青春建功”社會實踐隊在上饒市篁村村開展為期兩天的調研宣傳活動。
因地制宜,因勢定式——鄉村振興發展之道“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問題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 7月11日上午,實踐隊前往橫峰縣俊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拜訪經營者饒守涼了解當地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情況。據饒守涼講述,面對當地獼猴桃種植業的發展瓶頸,公司業務開始跨界創新,向釀酒業傾斜,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他認為,“因地制宜,因勢定式”才是順應時代潮流,推動鄉村經濟增長,帶動鄉民共同富裕,尋求鄉村農業振興之路不可或缺的“核心配方”。

隨后,實踐隊拜訪當地“扶貧車間”——橫峰縣奎峰加工廠,與車間工人親切交流,了解車間工作的具體內容與收入情況。“雖然加工廠也面臨著利潤微薄、工廠集聚等巨大壓力,但我仍然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幫助高齡農戶和貧困戶,實現再就業”,實踐隊成員聽到車間經營者楊立鳳的此番話語,深受感動,并表示要將所見所感融入到今后的社會實踐中去。
以學易風,以講易俗——文明鄉村筑夢之途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風俗。實踐隊于7月11日開展了有關移風易俗的思想觀念宣傳活動。
實踐隊立足“抵制高價彩禮,推進移風易俗”主題,組織開展“小板凳宣講會”。實踐隊成員以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引導當地居民樹立健康的戀愛觀、彩禮觀。同時實踐隊成員還積極入戶走訪,與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向大眾傳遞“婚姻幸福不在于彩禮多少,關鍵在于自己的認識和珍惜”的理念。
農政春風,福澤興民——三農政策普惠百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11日,實踐隊立足鄉村農業生產的社會現狀,面向當地務農群眾,開展“三農”政策宣講會。
實踐隊成員從鄉親們的身邊環境變化和生活改善上入手,生動地展現了新時代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在宣講過程中,隊員們積極與村民互動交流,討論新篁鄉的特色農產品,并結合三農政策,探討篁村村未來的發展之路。
心系群眾,傳遞溫暖——走訪慰問真情流露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傳遞真真切切的社會溫暖,7月12日實踐隊在篁村村開展慰問活動。
實踐隊帶著慰問品,首先拜訪了腿腳不便的大叔——汪長生。據了解,汪大叔所住平房是政府援建的,本人在新篁社會實踐站當管理員,月薪三百,平時雖然會做一些日結的零工,但總體生活狀況仍然比較困難。實踐隊成員將慰問品放置在汪大叔家中,并叮嚀汪大叔要留心身體,言辭懇切,真情流露。

隨后,實踐隊成員又探訪了一位左臂缺失的貧困戶——曹應武。因其身體情況,他只能找到一份公墓管理員的工作,其工資勉強維持日常生活支出。實踐隊成員認真傾聽并記錄曹大哥的生活難題,并為其出謀劃策,盡可能反饋給結對幫扶負責人,讓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實踐隊隊員紛紛表示將積極投身到“田野地頭”,傾聽人民呼聲,千山萬水尋問題,千言萬語傳思想,千方百計解民憂,以青春力量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