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10點30分,嶺南師范學院商學院 “發行美好”社會實踐隊以“品蠶桑文化魅力,悟鄉村振興發展”為主基調,助力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厚植美麗鄉村的德治土壤,走進了位于湛江市吳川市長岐鎮新聯億圣蠶桑種養專業合作社,開展為期十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抓住因地制宜的優勢,夯實鄉村振興之基。農村是各項政令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可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穩固,方能致富”,農村穩定是國家穩定的基本保障,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社會發展的本質要求。新聯億圣蠶桑種養專業合作社是基于鄉村振興的目標而建立的產業基地,對于發展鄉村振興有著至關重要的主心骨作用。合作社的負責人麥艷貞表示:大力推進蠶桑產業,加上政府的資助補貼的政策支持,我相信會讓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就業崗位,也會增加農民的收入來源,提高農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抓實發展蠶桑產業,共謀鄉村振興之策。蠶桑農業的發展,使中原文明的紡織業領先于世界數千年,也促進了財富的增加、貧富的分化和階級的形成,為中國當時的統治階級形成以峨冠博帶、寬袍大袖為標志的服飾習俗奠定了基礎,如今更要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態度,創新農業發展之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并結合先進理念,打造“互聯網+農業”、“生態旅游+農業”等新模式,創造一個優秀出名的蠶桑品牌,不斷壯大蠶桑產業。
推進人才振興,激活鄉村振興之魂。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于人。堅持把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充實人才隊伍,提高人才質量。拓寬人才渠道,發揮村干部主力軍作用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懂得群策群力。
如今,蠶桑文化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喜愛,蠶桑故事也在人群中口耳相傳,希望有一天,持續千年的蠶桑歷史可以在我們這一代繼續被續寫,立足根基,挖掘精華,保持特色,蠶桑文化才能根深葉茂,生生不息,流芳百世,再現新的輝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撰文/敖雅雯初審/吳婉婷復審/張紀園終審/張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