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銀齡共發力,讓傳統文化華彩綻放
“青春賦能 守護銀齡”“博愛青春”項目的志愿服務小隊是由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的大學生組成的,為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與發揚傳統文化,7月12日,圍繞“文化助老”的主題,志愿者們走進南通市崇川區學田街道紫荊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活動室開展實踐活動。
圍繞“文化助老”這一主題,志愿者搜集大量資料,經過多次討論,最終選擇了文化底蘊深厚,且兼具實用與美感的扇面繪畫活動。扇面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品,歷代書畫家都喜愛在扇面繪畫以抒情達意,許多名家都有扇面作品流傳于世,而現在扇面畫的傳承面臨著許多困難,“博愛青春 守護銀齡”志愿服務小隊希望借此活動讓老年人豐富生活的同時,讓更多人了解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志愿者經過充分的準備部署和周密的計劃安排,并在活動前進行大量扇面繪畫的練習。
志愿者頂著36℃的高溫,提前到達活動場地,進行布置準備工作,在桌子上鋪好報紙,避免后續繪畫過程中顏料沾污桌子,又擺放了顏料、調色盤、畫筆等繪畫工具。活動開始之初,志愿者向老人們介紹活動的大致安排,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并講述扇面繪畫的的悠久歷史,播放扇面繪畫的教學視頻。老人們都入神地觀看,學習繪畫的創作知識,了解顏料繪畫的創作技巧,激動地討論著各自想要繪畫的圖案。志愿者向老人們分享自己的繪畫涂色小技巧,并鼓勵老人們發揮想象力,隨意進行用色搭配,讓畫作擁有獨屬于自己的光彩。
講解與分享結束后,志愿者開始發放繪畫用紙與扇子給老人們。志愿者舉例說明,繪畫內容可以以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植物為創意來源,并為社區老年人講解與植物相關的繪畫技法。為了幫助老年人更好地描繪他們的所思所想,老人們身邊都有志愿者進行繪畫展示,他們邊繪畫邊講解,如何蘸取顏料,如何落筆,如何洗筆等都做了詳細的講述。志愿者帶領老人們學習相比教學視頻而言更簡單易學的繪畫技巧,讓部分手指不靈活老人們也能通過學到的繪畫技巧,進行作品創作。
隨后老人們開始認真地作畫,各自創作,其中有老年人不敢在扇子上落筆,害怕自己的繪畫破壞扇子的整體美感,但在志愿者的暖心鼓勵下,還是進行了勇敢的嘗試。有的畫竹子,有的畫荷花,更有記憶高超的老人畫的是祖國壯麗山河,一幅幅作品,都飽含著老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老人們互相鼓勵,互相交流,志愿者也站在一旁,隨時準備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幫助,活動室里充滿了熱鬧祥和的氛圍。沒過多久畫作都逐漸有了各自繽紛的色彩,通過認真思考,老人們都繪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開心地向周圍的志愿者和伙伴們展示成果,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品放好。繪畫結束后,老人們分享繪畫時的感受與想法,“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了,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慢慢地畫也總算完成了”,在場的爺爺在完成畫作后滿意地說。“一筆一筆,看著竹子在扇子上顯現,很有成就感”,另一位爺爺也表示。活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帶領老人們感受繪畫的魅力,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心靈的放松,這正是文化助老活動的意義所在。活動的最后,志愿者帶領老人們回顧已學到的知識,總結繪畫的知識經驗,圓滿完成本次活動。
“扇子繪畫不僅可以鍛煉老人手指的靈活性,還鍛煉他們手眼協調的能力,希望爺爺奶奶能通過這個活動感受到繪畫的樂趣,生活的樂趣”,一位志愿者分享了自己對此次活動的感受。通過本次繪畫活動的開展,老年人在活動中感受更多的快樂,豐富他們的生活,同時也增進他們之間的友誼交流,一起繪出和諧社會的美景。這次活動也讓大學生志愿者更有服務社會的責任意識,他們將保持初心與熱情,秉承“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做好關愛老年人的工作,將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傳承發揚。
時間:2023-07-12 作者:張嘟晗 來源:南通市博愛青春項目“青春賦能,守護銀齡”團隊 關注:
- 觀軍部舊址,憶崢嶸歲月,悟革命精神
- 2023年7月5日,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赴武漢、南昌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進行以“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為
-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