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宿州7月6日電(通訊員 嚴慧婷) 為豐富砂壩留守兒童學習內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合肥工業大學“攜手砂壩 暖心助學”教育關愛團隊設計了一系列多元課程,除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外,還開設了包括環境知識科普課、工大思政課等特色內容,在互動中啟迪學生,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開闊孩子們的眼界。

圖為數學課上老師用生動的例子為孩子們講解數學題。多彩大學生網 通訊員 蔡騰輝 攝
考慮到班級里的孩子們年紀不同,教學進度不統一,志愿者團隊選擇教學數學最基礎的加減乘除,讓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進來學習。宋浩然同學在講臺上為孩子們講解數學問題,底下的孩子們抬著頭,生動有趣的例子讓他們很快接受了知識,踴躍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圖為環境知識科普課,老師為同學展示垃圾污染的圖片。多彩大學生網 通訊員 蔡騰輝 攝
嚴慧婷同學從圖片和視頻入手,為孩子們講解較為深奧的環境知識。在講課的同時,老師也在引導同學們提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污染問題,結合現實,展開討論。不僅如此,隨著討論的深入,孩子們也學會思考自己如何去解決生活中環境問題。例如噪聲污染問題,周同學提出及時勸導噪聲源頭,并且約束自我,不在錯誤的時刻發出噪聲,危害他人健康。

圖為“紅心向黨”思政課。多彩大學生網 通訊員 蔡騰輝 攝
在“紅心向黨”思政課上,志愿者團隊展示了多組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對比照片,讓孩子們看到了在人民生活條件的巨大變化。每一張圖片的巨大反差,都讓孩子們發出驚嘆,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他們,難以想象先輩們的艱苦生活,難以想象先輩們以前靠腳走出了一條康達大道,難以想象先輩們用最最簡陋的工具贏得了最盛大的勝利。兩相對比,也讓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環境,更加尊重先輩為我們打下的幸福河山

圖為書法課,志愿者教師們為同學們糾正書寫習慣 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蔡騰輝 攝
在前期上課過程中,老師們也了解到同學們在學習中缺少書寫指導,當老師們讓同學們在寫字本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時,同學們往往會犯筆順錯誤、大小不協調等問題。針對此問題,志愿者團隊全軍出動,為孩子們一個個糾正書寫問題。認真的練字氛圍感染了不少學生,他們稚嫩的臉上泛著認真,一筆一劃地寫下每一個字。

圖為英語課,楊挺進老師帶著孩子們讀英文 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蔡騰輝 攝
不同于城市,鄉村的英語教學往往將重點放在知識點教學上,而忽略英語的口語,讓大多農村孩子有知識但張不開口,為解決此問題,楊挺進老師選擇將教學重點放在讀音上,帶著同學們大聲朗讀,真正做到“讀”英語。老師耐心的逐個教學讓孩子們敞開心扉,即使是陌生的單詞也愿意張開嘴,跟著老師一起讀。
農村大量人口外出務工,農村教育人才外流,這些原因都使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斷層,被留在農村的孩子們往往困于匱乏的教育資源而對城市的素質教育望而卻步。支教周期只有短短一周時間,志愿者團隊也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孩子們提供高質量素質教育,填補孩子們的教育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