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程”社會實踐隊|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有為青年
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進程上,每個公民都有著不可或缺的職責,從身邊感受紅色、聆聽紅色、唱響紅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嶺南師范學院“心程”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以“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有為青年”為隊伍建設主題于2023年7月7日上午8點半,步行前往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下洋鎮墩尾紅色基地進行參觀和學習,探尋和宣傳下洋墩尾村的紅色革命歷史故事,通過對黨史的學習,推動隊伍建設。
在講解員帶領下,我們依次參觀了臨時工委舊址、下洋革命事跡大型浮雕墻和革命紀念館展廳,這使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徐聞縣的革命斗爭史,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紅色革命教育的熏陶。
進入臨時工委舊址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組林飛雄宣傳抗日救亡運動的場景再現,緊接著后面就是一組1949年1月6日墩尾會議情景再現的雕像,表現出以沈斌為首的多位領導人指揮全力開展徐聞縣建黨建政工作的雄才大略與宏偉氣質。隊伍成員不禁感慨:“這組雕像的磅礴氣勢讓人油然起敬,仿佛重現了墩尾會議之景。”
接著,我們來到下洋革命事跡大型浮雕墻和革命紀念館展廳,據講解人介紹:館內陳列是以從1919年-1949年的革命運動時期為主線,包括國民革命運動時期、土地革命運動時期、全民族抗戰時期和全民族解放運動時期,通過各個階段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相關文物、圖片展示和文字講解及場景再現,生動地描繪了各個階段的下洋革命烈士們奮勇向前的壯闊場景,突出展示了下洋中共中央的運籌帷幄,謳歌了下洋人民革命戰爭的偉大勝利。
尤其是展館內渡海戰役展示區的一幅幅珍貴圖片,盡述下洋人民渡海戰役那一段英勇的傳奇故事,生動再現了下洋群眾眾志成城,紛紛解囊相助積極推進渡海戰役的場景。團隊成員們一邊認真聆聽講解員的解說,一邊仔細閱讀圖片文字,以這樣的方式追憶光榮歷史,緬懷革命先烈。隊伍隊員表示,“進入渡海戰役紀念浮雕墻的那一刻,我能深刻感受到渡海戰役中下洋革命人民不顧自身安危的艱苦奮戰,內心深處一股革命的力量油然而生。”
隊伍成員參觀完表示,墩尾村是一個文化底蘊和革命歷史濃厚的鄉村。如今的墩尾村已經可以稱之為“紅色美麗鄉村”了。
“薪火賡續不燃止,青年奮進闖新天”。經過這一次的實踐學習,團隊每一個成員都感受到下洋鎮墩尾村在革命年代經歷的崢嶸,深刻感悟到其中綻放的璀璨紅色精神,并將其銘記于心,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堅定理想信念。
時間:2023-07-07 作者:陳婉玲 來源:嶺南師范學院“心程”社會實踐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