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一縷春風吹拂,攜著海大學子的愿景,送達高考大捷的祝福。海大學子重返高中母校,帶著師弟師妹們,走進海大的點點滴滴。
立項初衷:
作為廣東海洋大學的一份子,我們希望為正在備戰高考的,師弟師妹們介紹我們引以為豪的學校——廣東海洋大學。而正是有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海大相遇,我們的寒招故事也由此拉開序幕。
隊名誕生:
我們是來自海大的學子,愿以熱忱奔赴山海,望以躬行宣傳海大。五人隊伍雖小,心存之志卻如大海般浩瀚,所以我們的隊名,即為“小海宣傳隊”!
方案探討:
成功的團隊離不開溝通,周密的方案離不開探討。活動開展前期,我們最初的方案定為“線下宣講+線上答疑”的模式,然而,經過隊員的多番商討后決定,采用“線下宣傳+線上宣講”的模式。即線下在高中母校門口發放宣傳單,利用師弟師妹們放學課余時間,面對面向同學們宣傳廣東海洋大學,并邀請同學們參加線上開展的宣講會。宣講會采用騰訊會議的方式進行,詳細地向師弟師妹們講述廣東海洋大學的方方面面,讓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海大。
前期準備:
為了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前期物資準備工作尤為重要。除了學校提供的宣傳物資外,我們還額外定制了印有學校建筑物的鑰匙扣、明信片等其它小禮品。同時,為了激勵師弟師妹在高考沖刺的道路上篤定前行,我們幾位隊員親手寫下各種勵志寄語,一筆一墨是我們最真摯的祝福!
活動預熱:
在與母校老師的溝通中,我們獲取了母校同意,成功建立起本隊成員與母校高三學子的聯系,并委托班級代表在各班班群發放寒招相關通知,預熱此次活動。
線下宣傳:
少年游,踏浪回首,萬千冬藏一春柔。迎面走來的萬千高三學子如同春日里的一株株新芽,堅韌而蓬勃,與世上所有含苞待放的花蕊一般,正靜待著六月花開遍野,在金秋九月結出累累碩果。當我們向他們分發宣傳單時,他們疲憊的眼神中透出些許閃光,紛紛詢問“是那個有著‘天空之城’美稱的大學嗎?”,“多少分能考上,我還有機會嗎?”深感師弟師妹們的熱情似火,奈何初遇時光匆匆,我們只好以過來人的身份,將微不足道的經驗傾囊相授,并與同學們相約,于廣東海洋大學再見。
線上宣講:
我們分為六個部分,先介紹學校總體情況,再通過圖片和師兄生動形象的講解帶師弟師妹們領略學校美麗的風景,走進海大學子的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并介紹了2021和2022年海大的錄取情況,最后是答疑環節,由小海宣傳隊全員為師弟師妹們答疑解惑。
學長祝福:
宣講的最后,隊長代表全小海宣傳隊成員,為各位正在備戰高考的師弟師妹們送去最誠摯的祝福。愿君之夢貫穿星辰,祝你未來前途似海。
深入解惑:
會后,師弟師妹們仍有許多疑問,又邀請我們開展了一個在線答疑會。不僅如此,師弟師妹還通過QQ群和微信,前前后后又向我們了解了諸多事宜。
活動總結:
到此,我們的寒招故事接近尾聲,每位隊員都有屬于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收獲。
鄭捷森:感謝團隊里每個人的付出,也感謝師弟師妹們的熱情讓這次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希望師弟師妹們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去克服一道道難關,要相信自己的努力終究會有回報!、
陳泱梓:作為寒招小隊中唯一的大一新生,首先感謝幾位師兄師姐的帶領和指導;其次在經歷幾個月的大學生活之后,以畢業生和高考親歷者的身份重返高中校園,為師弟師妹分享備考經驗與大學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有了不小的收獲。
王格儀:我們用歷年的分數線為弟弟妹妹們明晰目標,指明努力的方向;我們用言語和圖景為弟弟妹妹們描述學校多彩風光;我們用撰寫于明信片上的寄語,給予了他們最誠摯的祝福……愿所做的點滴努力能點亮某個黑夜,撫慰某顆迷茫的心,這就足夠了!
徐國慧:寒招只是一個短暫的故事,但我們對海大的宣傳不會止步于此,師弟師妹的熱情更讓我感覺到寒招宣傳的意義,我也希望能盡我的錦薄之力為海大的招生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姚慶林:作為萬千海大學子的一份子,我認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宣傳我們的母校,讓更多的學子了解到我們學校。看到師弟師妹們了解海大的那份熱情,感覺好幾天以來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寫在最后: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須知少時凌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星光不負趕路人,希望汕頭市實驗學校的師弟師妹們勇攀高峰,一往無前,待到金榜題名日,一日看盡長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