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感染回歸乙類管理的大環境下,為探究家鄉基層地區疫情防控措施的過渡與轉變情況,提高居民對新冠感染知識與管理措施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完善家鄉疫情防控體系,助力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商學院“阜寧學子家鄉疫情防控體系調研團”在1月8日到1月20日返回家鄉阜寧縣,在羊寨鎮阜羊村,東溝鎮鎮南村,阜城鎮社區和郭墅鎮阜沙村等地開展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踐活動,通過線下實地走訪、訪談,線上問卷調研、查閱資料等方式,對阜寧縣疫情防控體系的轉變情況進行了調研,針對出現的難點提出了可行的建議。
集中學習,筑牢成員知識基礎
為提高了實踐團成員對實踐主題的了解,增強了對新冠感染與防疫措施的認識,為后續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打牢知識基礎,實踐團首先進行了線上的集中學習。實踐團成員集中學習了甲乙丙類傳染病相關知識以及相關管理措施,結合新冠感染“乙類乙管”措施對新冠病毒感染進行了深入的學習了解。實踐團成員均認為此次集中學習讓大家更加明確實踐內容,為調研實踐開了一個好頭。
實地走訪,探究防控體系大框架
為直觀地了解阜寧縣基層疫情防控體系現狀以及各年齡段居民對此次疫情防控措施的了解程度與態度,實踐團成員首先分批分地區拜訪了羊寨鎮阜羊村,東溝鎮鎮南村,阜城鎮和郭墅鎮阜沙村的基層干部,并且請求各基層干部對此次實踐進行指導。各基層干部對實踐團成員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并接受了實踐團成員一對一的訪談。
在與各基層干部交流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了解了走訪地區疫情防控體系轉變的大致情況、具體實施情況還有宣傳的相關情況。其中一位村干部提到了目前管理重心的轉變:“自從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我們村部的工作重心就從‘防感染’轉到‘保健康、防重癥’,從風險地區和人員管控轉到健康服務與管理。”
隨后,實踐團成員深入居民,對老人、學生、中年人等各個群體的居民進行了隨機訪談,詢問了他們對疫情防控措施改變的了解程度、態度以及個人防護意識等方面情況,了解到了訪談地區疫情防控措施實施的具體情況和宣傳情況。此外,實踐團成員更是對藥店、核酸檢測點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對當前疫情下藥店等地的工作情況與疫情防控情況的調整有了大致了解,讓實踐團成員得以對防控體系進行了大框架的構建。
線上調研,豐富調研內容成果
為了更細致地了解家鄉防控措施回歸乙類管理的轉變情況,實踐團開展了多次線上調研活動,線上調研與線下走訪齊發力,豐富了調研成果。
實踐團進行了線上的問卷調查,團隊通過spss數據分析,針對所收集到的問卷進行詳細的分析,如對傳染病的了解程度、對疫情的滿意度均值等等,挖掘出更深層的數據,得出當下疫情轉變之下的現象和結論,為實踐的體系調研得出成果。
此外,團隊利用各種渠道平臺,包括QQ、微信公眾號、新聞日報等搜集信息。實踐團成員關注了社區、疾控中心以及縣政府等與家鄉防疫有關的公眾號并對這些公眾號的信息進行了探究。這些公眾號內容詳實,既有家鄉對防疫知識的宣傳,也有許多對當下疫情防控措施的介紹,實踐團隊從中受益匪淺。
志愿服務,助力家鄉疫情管理
為增強居民對疫情防護的了解,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引導廣大群眾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實踐團成員在各村鎮進行防護知識的科普,助力家鄉防控措施的實施,確保防疫知識進村入戶。
在實踐的最后,實踐團成員自發要求為支持訪談的阜城鎮新盛社區和興阜社區做志愿者,助力社區的疫情防控管理。他們為前來詢問疫情相關情況的居民答疑解惑并且最后認真對社區進行了打掃消毒,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

通過線下的走訪、線上的調研,實踐團對新冠回歸“乙類乙管”下基層疫情防控體系的轉變有了深入的了解,團隊成員挖掘基層措施特色,同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解讀,積極探索有效方案,助力家鄉防疫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