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河海大學商學院“柑之如飴”江門市茶坑村發展調研團在最后一天對陳皮村的商家進行深度調研并現場采訪了一眾游客。

實踐團成員請教陳皮制作步驟(上圖) 陳皮村商家向實踐團成員講解處理碎皮(上圖)
走進987陳皮文創街,鱗次櫛比的陳皮商鋪令實踐團成員目不暇接。在古街古巷里,撲鼻而來的正是陳皮特有的澀香,實踐團成員隨處可見年代久遠、形色上好的老年陳皮。早已過了陳皮十月采摘晾曬的旺季,陳皮村的商家們都在為年關的商品郵遞而繁忙地拾檢、包裝陳皮。實踐團成員經過調研走訪,了解到柑樹的品種、種植的技術、采摘的時節、陳皮陳化的手工技藝都會對陳皮的品質產生影響。商家耐心地向實踐團成員介紹了陳皮的用途、特色、藥用價值以及疫情下對陳皮銷售的影響。

實踐團成員采訪陳皮村游客(上圖) 陳皮村商家示范去皮步驟(上圖)\
實踐團成員在采訪陳皮村的游客得知,游客們都是每年常來陳皮村購買陳皮的老熟人,他們大多購買陳皮給家人飲用或者將珍貴的老陳皮作為伴手禮。多數游客都表示能夠分清不同年份、不同品種的陳皮口感的優劣。游客張女士表示,近年來在新會政府帶頭引進新會柑果園種植管理技術的加持下,其他被稱為“二線”的柑園所出品的新會陳皮也能夠達到較為出色的品質。

實踐團成員在陳皮村牌坊前合影(上圖)
離開陳皮村前,實踐團成員們還在商家的熱情招待下品嘗了新會柑,并了解到處理陳皮碎皮的手法以及機器開皮的過程。新會茶坑陳皮道地的品質,是“天時利地和人”的結果。陳皮村的經營理念和品牌建設,詮釋了一個創新旅游企業發展的新模式,助力了茶坑陳皮的發展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