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曲阜師范大學保衛黃河隊通過線上網絡搜集方式,對黃河相關信息進行調研。
2021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黨中央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我們圍繞解決黃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開展了大量工作,搭建黃河保護治理“四梁八柱”,整治生態環境問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完善治理體系,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步。同時也要看到,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再接再厲,堅定不移做好各項工作。
2022年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開放部署30周年,中國將繼續作為主席國參加12月7日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
2022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和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2022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案例。
黃河三角洲如今已成為我國暖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2022年11月11日,在東營舉辦的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發展大會上,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開展國際候鳥護翼行動計劃。近年來,自然保護區堅持依法依規保護,統籌促進生態系統健康,不斷提高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科研監測水平。堅持陸海統籌、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用生態的方式修復生態,創新探索出“黃河口濕地修復模式”,形成了“一次修復、自然演替、長期穩定”的良好濕地修復效果。鳥類從自然保護區設立初期的187種增加到37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5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65種,有38種鳥類數量超過其全球總量的1%。
保衛黃河隊通過信息的搜集整理了解到:雖然黃河生物多樣性有極大改善,但仍需要我們進一步了解和完善相關司法判決,從法律上保護黃河的生物多樣性,使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