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不僅是一條自然之河,還是人文之河。在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其中,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更是被視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面對豐厚燦爛的歷史文化遺存,洛陽以建設“東方博物館之都”為重要抓手,注重融合,創新發展,將散布于河洛大地的一座座博物館,打造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前沿陣地。
臨黃河而知中國,臨洛河而知華夏。洛陽,正從國家的高度、全局的視野深度審視黃河文化,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洛陽“黃河故事”。前不久出臺的《洛陽市堅持文化保護傳承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行動方案》明確,從2020年至2025年,洛陽市將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大力實施文物保護利用行動,通過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建設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等,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同時,洛陽將開展對黃河洛陽段的傳說、戲曲、古籍、文獻、民俗、非遺等相關文化遺產的普查,構建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體系。未來,洛陽將圍繞把黃河洛陽段打造成傳承歷史的文脈河,以“中華源·黃河魂”為主題,積極承辦黃河非遺大展、黃河流域群眾文藝展演和黃河文化主題美術巡展等一批國家級黃河文化活動。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在講好洛陽故事、傳播洛陽聲音的同時,洛陽正為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注入更多鮮活的生命力,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讓黃河文化更適應時代、更順應潮流、更貼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