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濟寧
問君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想要讓一種傳統文化復興發展,就必須要探根尋源,從它的源頭開始,探尋文化的新出路。濟寧,孔孟之鄉,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因此成為“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活動每年一定要去的重要地點。
此次“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走訪了濟寧兩個地點,分別是西槚柏村以及中都街道。
7月2日,曲阜師范大學“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走進了汶上縣中都街道以及汶上縣西槚柏村。本次的實踐活動得到了曲阜師范大學校領導、老師以及當地領導機構的重視。實踐隊伍在到達中都街道后有幸參與了“傳統文化研習基地”揭牌活動。在見證了高召祥同志和王建陽同志共同為“傳統文化研習基地”揭牌后,實踐隊員們應景表演了“束脩禮”,和“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慶祝活動的圓滿落幕。
圖為“傳統文化研習基地”揭牌儀式中部分領導觀看實踐隊伍禮儀展演。 林欣 供圖
同日下午,隊員們又走進了汶上縣西槚柏村。7月2日下午,“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汶上縣西槚柏村。隊員們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政策,保持安全距離,在西槚柏村進行了束脩禮禮儀展演,為在場觀眾展現了儒家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居民想法,為儒家文化進一步發展尋找新出路。在場的居民熱情非凡,在禮儀展演后紛紛要找隊員們合影留念。
圖為實踐隊員在汶上縣西槚柏村進行禮儀展演。 林欣 供圖
“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東營
7月15日晚,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到達山東省東營市,并在當天晚上于4A級景區民豐湖展開社會實踐活動,身穿漢服演繹流傳千年的儒家文化。
此次的“儒家文化東營行”活動類型新穎,方式創新,同時也保留了初心與傳統,不僅有傳統的禮儀表演環節,還有傳統服裝及禮儀體驗的新環節。實踐隊員們首先展示中國傳統服裝,對于服裝的形制、尺寸、來歷、穿著要求進行講解,在展示中展現儒家文化的精神氣息。完成傳統禮儀及展演后,進行現場互動,邀請觀眾參與傳統服裝及禮儀體驗,并完成現場調查問卷。
其中傳統服裝及禮儀體驗是一個較為新穎和創新的環節,隊員們隨機選擇了兩位阿姨和一個小弟弟,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后,邀請他們挑選自己心儀的儒服及頭飾,學習衣服的穿法以及基本的禮儀,拉近了他們與傳統禮儀之間的距離。
“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走進菏澤
7月22日上午,“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又到達了菏澤市,在菏澤大劇院廣場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除去上述傳統的禮儀表演展示環節,實踐隊伍在菏澤進行的活動也突出了一個“新”字,為的是讓觀眾們耳目一新,為的是讓儒家文化獲得創新性轉化與創造性發展。
隊員們因地制宜,結合菏澤本地的牡丹文化,打造菏澤市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推出“我與牡丹仙子有個約會”活動,讓觀眾們身穿儒服,在學習一些基本禮儀后,再與實踐隊員所扮演的“牡丹仙子”進行即興表演,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約會”,讓觀眾們在參與的同時了解、接受儒家禮儀及文化。這也讓實踐隊伍了解到因地制宜在文化普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圖為菏澤站的實踐隊員在向市民進行禮儀講解。 林欣 供圖
“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現在的目標是齊魯大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會是華夏大地,隊員的熱情不會削減,過去種種的活動會會成為將來實踐活動的養料,增長經驗,推動隊伍的不斷成熟。而更加成熟的“儒家文化齊魯行”社會實踐團隊也會常在征途,以更加創新的方式、更加蓬勃的內勁助力儒家文化、助力傳統文化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