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返鄉發展綠色農業,勤勞耕作打造新型生態8月29日,西北工業大學“持先行思想,尋強國足跡”實踐隊隊員來到興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觀學習,受到了合作社總經理常先生的熱情接待,并且為隊員們詳細介紹了該合作社的發展歷程,生產模式,綠色產品以及特色活動。
全國勞動模范梁曉東:帶領鄉親奔富路
據常經理介紹,合作社最初是由
河北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梁曉東先生領辦,梁先生在外創立企業功成名就之后,決定反哺家鄉,采用土地流轉方式,以每畝1000元高價,把村里600多畝土地集中在一起,帶領鄉親采用自然農法種植技術、不施滅草劑等環保手段進行農業生產,同時配合全國的鄉村振興戰略決策,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招募合作社周邊村民,提供了上千個工作崗位,截至2021年,累計發放工資1200多萬元,正如
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民是強國的基石和根本,梁曉東先生身體力行帶動村莊以及周邊的經濟發展,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向梁曉東先生致敬!聚焦發展無公害產品,堅持自種、自養、自榨、自制接下來,常經理詳細為我們介紹了合作社以原生態方法種植的農作物,包括人們日常吃到的西紅柿、小麥、桃子等,在培養種植中不使用任何對人本身不好的生長激素以及其他的肥料,一直以
“自種、自養、自榨、自制”方式生產無公害農產品,倡導綠色食物、健康作物的理念,培育了
高油酸花生、山西貢米、美國大櫻桃、紅顏草莓、智利紅提、草莓西紅柿等十幾個優良品種。其中常經理重點為我們介紹了燕灃園生態農場制作的高油酸花生油,不同于以往的植物油會給人體血管帶來負擔和損害,這種花生油反而會有助于血管的疏通,給人民群眾健康帶來一定保障。
當然,合作社在探索發展產品路上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其中也有一些產品引進后不適合本地種植,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2017年寒冬,梁曉東先生購進1.5萬只青年雞,由于氣候原因,青年雞一批批地倒下,最后造成38萬元的經濟損失。失敗與損失并沒有打敗這些堅持回鄉創業的工作者們,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更讓實踐隊員們體會到了他們對綠色食品的堅持以及對農業的熱愛。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實現農業良性發展在農業生產方面,常經理親自帶領實踐隊員們到農田里,大棚內,窯洞中去,讓隊員們在學習農業生產方面知識的同時,體會從事農業工作的辛苦。首先,常經理為我們介紹了農場的大號紅薯,以及此類紅薯形成原因,由于本地土壤為黑黏土,紅薯在向下生長過程中阻力較大從而選擇橫向生長,所以紅薯的體積看起來有明顯增大。在紅薯處理工程中,合作社采用傳統工藝,雇傭附近村莊七八十歲的老人,先對紅薯進行剝皮處理,然后切片,之后進行蒸、烘、冷凍等一系列手段對紅薯進行保存,售賣。
之后,常經理帶領我們參觀他們所建造的窖藏紅薯的窯洞,窯洞是由紅磚在地底搭建,越往下走,溫度變得越來越低,好像一個天然“空調房”,窯洞面積巨大,由于紅薯保存對溫度有嚴格要求,所以在窯洞內部裝有溫度檢測裝置,與農場管理人員手機直接相連,及時提供預警信息,在窖藏窯洞上方安裝有風車以及大量鼓風機,可以及時調整溫度,使農作物得到科學合理儲存。

體驗過窯洞之后,常經理帶隊員們來到了大棚,首先實踐隊員們見到的是一個完全密閉的大棚,叫做
“悶棚”,這是在進行種植前的準備,利用高溫消滅土壤中的一些真菌以及蟲卵,提高作物產量。實踐隊員們也在常經理的邀請下進入到了大棚內部,將近七十度的高溫好像進入了一個大型桑拿房,但實踐隊員們依舊積極進入想體驗一把“桑拿農家樂”。
此外,常經理還為隊員講解了如何在大棚內利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草莓。關于放棄使用天然土壤選擇人造土壤原因,常經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常經理根據自身經歷總結到,
天然土壤存在四個很大問題:化肥長期使用、外來物種入侵、土壤深層真菌蟲卵以及灌溉水中重金屬含量超標。從農場整體來看,大部分農田均使用大型農業機械甚至無人機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一些犄角旮旯的農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通過雇傭一些農民對這些小農田進行精細化管理,堅持不浪費一絲一毫土地的原則,隊員們深切感受到了合作社對土地的珍惜與熱愛。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合作社堅持了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從而實現了農業的良性發展。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根據常經理的介紹,實踐隊員了解到合作社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還積極開展一些文化教育活動,在實踐隊員到達農場時便聽說這里今天還來了一批幼兒園的孩子們,來這里體驗農業活動,從小孩子抓起,讓更多的人愛上農業,選擇農業。除此之外,常經理還為我們介紹到燕灃園生態農場定位是親子活動、自然教育、研學教育、農耕體驗及團隊建設的基地,因此設立了開心農場、名貴水果采摘、名貴牡丹觀賞、萌寵養殖場、垂釣樂園、林下拓展六大功能區,另外,還配套建設了兒童樂園、垂釣園等,深受游客歡迎。真正實現了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上四個部分便是此次實踐隊員合作社之旅的主要收獲,毛澤東同志曾說,農業生產是我們經濟建設工作的第一位。民以食為天,在中國迅速發展騰飛的過程中,農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謂是,農業發展托舉這今日中國的發展,無農業無今日之中國!

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
文案/高嬋娟 袁暢 王錦睿
圖片/丁澤琛 張嘉琛 高嬋娟 攸遠
審核人/劉海涌 徐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