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助推新農村建設教育實踐活動西南石油學子開展“三下鄉”8月26日至28日,西南石油大學石工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興寧隊在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漢水源村開展了為期2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活動是我校石工院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組成部分,以“參觀新農村建設下新農 村變化,走進農民日常生活”為活動主題。8月26日上午8點,“三下鄉”社會實踐隊隊員從漢中市出發,前往目的地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漢水源村。
在簡短的出征儀式上,隊員們舉起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隊旗,活動拉開序幕。
帶隊的隊長向同學們提出了幾點要求,她勉勵大家把握好這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感受新農村的發展和變化,在活動中不怕吃苦,樂于奉獻,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經過4個小時的車程,隊伍到達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
在簡單的休整之后,隊員們分頭前往批發市場為老黨員、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購買慰問品。他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用有限的活動經費采購了一些生活和文具用品。8月27日大早,隊員們乘坐郊外班車到漢水源村。
在參觀漢水源村建設情況之后,他們來到相對偏遠的白鶴村,拜訪這里的基層老黨員,慰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
村支書親切地接待了“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一行,帶領大家參觀了農家書屋和村民活動室。看到農家書屋里擺放的各類書籍和村民活動室里的娛樂設施,隊員們感受到了日益豐富的農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村民活動室,隊員們同該村的老黨員、孤寡老人在一起拉家常, 和留守兒童一起做游戲。老鄉們對這群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也非常熱情,交流活動至始至終傳遞著一股正能量。隊員們把準備好的書包、筆記本、文具親手送到留守兒童的手中,孩子們的臉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祖輩們生活在一起。雖然父母平常不在身邊,但是孩子們十分樂觀。
隊員們和孩子們一玩拼圖繪畫游戲,歡快的笑聲彌漫整個活動室。游戲之余,這群大學生還向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大學生活。小朋友們紛紛瞪大了眼睛,好奇得聆聽這些新鮮事。隊員們鼓勵這些孩子,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