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前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金錢巷社區,開展老年智能手機培訓活動。活動秉承讓老年朋友“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了”的理念,通過系列智能手機培訓課程,為老年朋友的“醫食住行”提供便利。
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更是一股不可逆轉和抗拒的潮流,掌上智能手機的使用在給大部分人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龐大的老年群體帶來了一絲絲困擾,生活中常見的水電費繳納、掃碼點餐、路線導航以及網上購票等場景,讓那些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在公共場所(公交車、醫院、超市等)都設置了出示健康碼和通行碼的準入通道,這讓那些原本不熟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更是“步履維艱”,只要動動手指就能一步到位的便捷式生活方式卻讓那些無法適應智能生活的老年人“措手不及”。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為了避免被這個智能時代“拋棄”,全面掌握智能手機使用方法助力老年人快速融入信息化社會已成為越來越多老人的迫切需求,如何緊貼老年人玩轉智能手機的生活需求,讓更多的老年人共享智能時代發展碩果是社會工作者在專業服務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
實踐團成員現場PPT講解
課上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老年朋友講解智能手機的基本操作重點就健康碼、行程碼出示等步驟作詳細演示說明。并且在原有的培訓基礎上對居民的需求進行升級和深化,特別是對于文明城市創建、老年人養老預防詐騙知識普及以及與老年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進行了更新普及。
實踐團成員耐心教老人使用手機
老年朋友認真聆聽不時低頭按照工作人員講解步驟進行操作,還不忘用手機拍下相關知識點方便回顧。
智能手機培訓項目得到現場大家的一致好評。這不僅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便利,也是在幫助他們不與社會脫節,成為與時俱進的老人。來自長江社區一對80歲高齡的夫婦,炎炎夏日攜手一起來參加智能手機培訓,認真學習的態度讓后生敬仰!
學習環節
在金錢巷社區開展老年智能手機培訓活動,讓實踐團成員們收益匪淺。作為浙江大學的求是學子,同學們應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提升自我,走入到社區,走入到群眾中去,切實體會群眾需求,作為中共黨員,在未來的工作與學習中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與需求擺在首位。